网络支付安全存隐忧 慎扫二维码警惕低价陷阱
摘 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广泛普及使得网络支付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过,随之而来的金融欺诈行为也日益猖獗。据最新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显示,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客户数量已突破10亿户大关。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广泛普及使得网络支付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过,随之而来的金融欺诈行为也日益猖獗。据最新上市银行中报数据显示,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客户数量已突破10亿户大关。然而,在可喜的增长和如此庞大的客户群背后,各类银行卡欺诈犯罪亦呈现爆发态势。此外,网络金融交易诈骗花样频出,防不胜防,唯有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才能全面“免疫”。
网络支付存安全隐忧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杨再平专职副会长在“网络支付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上透露,截至2014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近2.9亿人,较2013年底增加3208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12%。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亿,半年度增长率为63%,网络支付已逐渐成为我国民众较为常用的支付选择之一。
然而,伴随移动支付用户增长的是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的频出。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近年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风靡,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设备的普及,新型移动支付领域也成了钓鱼软件、黑客等的觊觎之地。层出不穷的新型骗术、花样翻新的黑客木马,无一不在拷问着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移动支付的隐忧”一期节目中报道称,一家专门从事网络安全研究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近年来银行卡被通过支付宝盗刷的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部分案例中,因为用户个人不慎,泄露了隐私信息,比如被人用复制身份证补办了手机卡,最终导致银行卡被盗刷。而另外相当一部分的案例,则都是用户被动地因为网络不安全的原因,导致银行卡资金被盗。
- 网络支付成黑客攻击重灾区 用户信息被随意篡改(2014-06-03)
- 网络支付交易规模达5.3万亿 其中两成移动支付(2014-05-15)
- 央行表态:网络支付限额新规短期不实施(2014-03-20)
- 网络支付安全隐患频现 专家支招避免盗号(2014-02-18)
- 信用卡首度建立网络支付积分体系(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