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遭层层掠夺现流失黑洞 中介套现收费达30%
摘 要:近年来,随着住房公积金规模的日益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盯上公积金这块“大肥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躺在民众“粮堆”上的管理员正如硕鼠般对公积金进行偷盗挥霍,中介机构则勾结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为套现者提供“无风险套现服务”,收取高达30%的服务费。公积金资金安全已面临严重威胁。
伎俩频出中介伙同非法骗提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公积金中心近两年针对非法套现行为普遍进行了提取制度上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套取行为。然而,非法中介编制的套取地下网络仍然活跃。
2013年,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捣毁了一个特大非法套取公积金犯罪团伙。房地产中介伙同出租屋管理中心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假房产证、假购房合同等帮客户非法套取公积金,作案3800多起,涉案金额达6000多万元。
这仅仅是非法公积金套取的冰山一角,在公积金骗提最疯狂的2011年,广州市仅查出的非法套取公积金案就达5196宗。
据了解,套取公积金主要通过伪造二手房交易、伪造婚姻证明和二手房两次交易等三大伎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城市,二手房交易不备案,加上不同城市间房产信息没有实现联网,甚至有的城市凭备案合同在当地的房产网上也查不到购房信息,公积金中心面临无法核查资料真实性的困境。
此外,一些城市公积金中心对于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的资料审查通过函询的方式。部分公积金主任坦言,函询的效率极低,而对于二手房的购房资料审核,一些城市也只能做到“确认该地址所在房屋存在”。
这让伪造二手房交易成为了非法套取公积金的“重灾区”。对比公积金中心核查信息动辄需要数个星期,在违法中介的帮助下,伪造成套二手房交易材料甚至只需要一天时间。
真购房、假结婚也是套取公积金常用手段。一个市民买了房子,然后他和某人假结婚,以购房的名义提取配偶的住房公积金。套取者提供真的购房手续,再依据购房者的信息,办理相应假结婚证、假户口簿,构建虚假婚姻关系,从而以配偶的身份提取自己的住房公积金。
另外,还有二手房两次过户。一些中介公司提供“无风险套现服务”,即提供的所有购房资料都是真实的,对于这种套现,中介收取的费用高达30%。
《经济参考报》记者电话联系了一家中介,其工作人员向记者详述了操作方式:中介有一套小面积二手住房,套现者先与中介签订真实的购房合同,套取人持全套合法有效的购房手续提取住房公积金后,中介再将该房回购。该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房产证不满五年的情况下,契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率高达交易额的9.6%,两次交易的总税额更是接近20%,因此30%的手续费“已经很便宜了”。由于套取者同时可以提取配偶和直系亲属的公积金,中介表示,此项业务一般都是“全家办理,可以一次性把家庭的公积金都提出来”。
- 警惕骗局 64家骗提骗贷公积金中介被查处(2014-06-17)
- 建行济南铁道支行:召开住房公积金IC卡跨一级分行发卡研讨会(2014-05-16)
- 住房公积金监控联网爽约三年 部分成政府小金库(2014-05-06)
- 建行滨州阳信支行举办“财政局 公积金中心 建设银行”友谊杯趣味运动会(2014-04-16)
- 建行成功开通济南公积金电子渠道查询功能(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