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再掀争夺战:巨头抢筹消费金融
摘 要:互联网金融这个时下热门的产业,除了第三方支付、理财、小贷等多个维度外,亦包括生态链条的上下游延伸,而消费金融则成为该产业发展路上的“高地”。
动态风控体系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消费金融的路上,业界多关注如何控制信用风险。据了解,“京东白条”服务的推出是基于京东积累的大量高质量的客户数据和消费数据,通过对用户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建立起了京东自己的信用体系。
事实上,有分析认为,“京东白条”产品完全颠覆了传统银行的被动信用评价和授信体系。许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京东白条’自公测上线以来仅有半年时间,目前的坏账率远低于同类金融业务的水平。京东金融通过对消费、金融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用户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京东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信用体系。”
他进一步表示,在业务设计、团队构成、产品功能、模型监控等多个方面均贯彻了全流程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充分将互联网技术和银行风控理念相结合,对可能的信用风险设计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流程。而这套风控体系是京东金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自创的,京东金融是通过对用户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用户做出的信用评级。
事实上,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最开始都是依据由电商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来开发上下游的金融需求且提供服务,在此之后再根据个人用户定制需求,并依大数据来搭建信用评级体系。
具体而言,许凌还表示:“每个人在京东发生消费行为的程度有高有低,有的是重度用户,有的是轻度用户,通过在京东商城留下的信息,比如消费的品类、频次等,然后基于用户的各种指标,做出相应的判断。”
相关新闻
- 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合作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2014-09-30)
- 互联网金融试水"首付贷":业务创新or另一次搅局?(2014-09-19)
- 中小企业融资之考:互联网金融独辟蹊径(2014-08-08)
- 互联网金融产品风光不再 收益弱于银行类宝宝(2014-08-06)
- 中国急需盘活银行存量信贷资产 互联网金融或大有所为(2014-07-17)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