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地方融资平台疯狂发债争抢最后一班车 部分或违约

http://www.e23.cn2014-11-21经济参考报

    摘  要:地方融资平台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2015年1月5日地方政府债务甄别大限到来之前,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不少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纷纷突击为平台放款。

  城投债遭热捧 银行信托猛放款 违约风险隐现

  地方融资平台上演“最后的疯狂”

  地方融资平台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2015年1月5日地方政府债务甄别大限到来之前,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不少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纷纷突击为平台放款。

  大限之前的“回光返照”,预示着明年上半年的融资困局可能很快到来。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将有3160.55亿城投债到期,在再融资环境收紧之下,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平台信用出现违约。

  疯狂

  平台突击“融资”迹象明显

  “最近市场供不应求,城投债收益率都在往下走,目前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今天我们刚发了一笔短融,利率差不多4.4%,我还觉得不太理想呢。”中部省份城投公司的一位人士说。

  这只是一个侧影,实际上,不少市场人士用“疯狂”二字来形容当下的城投债市场。由于国发2014年43号文即《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提出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因此,未来将成为稀缺品种的城投债被投资人认为是“最后的晚餐”,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其收益率都在大幅下行。

  一位大行债券承销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有两大因素助推了当前疯狂的市场:一是财政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要求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分类甄别,而不少投资人认为债券属于“刚性兑付”,一定是会被优先纳入到政府直接债务的口径,因此不存在违约的风险;二是债券市场存在“羊群效应”,所谓“追涨杀跌”,容易一哄而上,因此存在超调的可能。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级总监刘小平在日前举行的“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展与风险展望”发布会上称,虽然审计署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2013年6月底之前纳入政府性债务的城投债整体规模有一个披露,但是并未对具体某个平台、某支债券的政府性债务属性明细进行披露。因此,即使部分债券因去政府信用背书导致其信用风险加大,但市场人士对城投债整个品种还是保持了乐观的情绪。这也是促成当前火热市场的背后原因之一。

  争抢最后一班车的不只是债券市场。由于存在政府的隐形背书,城投公司一直也是商业银行眼中的优质资源。不少城投公司人士表示,就在不久前,不少股份制银行对平台公司突击放了一批贷款,甚至也有银行从总行层面专门为平台贷款开设了所谓“绿色通道”,加速审批速度。

  “这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为明年抢一块增量,在明年初地方政府债务甄别结束之后,平台的贷款就不再是政府背书的品种了,银行这块的业务就会锐减。”一位东部省份城投公司人士说。正如一位城商行人士所言,平台项目一向被银行认为是风险小收益高的优质项目,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好项目不好找,平台项目相对较好,只要是按正常程序做的,赖账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上述城投公司人士也表示,银行对突击放的这部分贷款,要求当地政府必须出具“纳入地方政府债务体系内”的承诺,否则也是不放的。另据记者了解,由于不少政策性银行的贷款都是公益性项目,所以政策性银行不担心,更会尽量赶在现在多放些款。

  信托融资也不甘落后。某南方信托人士透露,该公司10月份以来,趁着明年1月5日甄别大限之前,已大举发行信政合作类信托产品来冲量。

  严峻

  “回光返照”预示融资困局

“在财政部甄别之后,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额度尚未确定之前,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