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降息拉低银行理财收益:或跌破5% 或将继续下滑

http://www.e23.cn2014-11-26第一财经日报

    摘  要:降息不仅给银行吸存带来了挑战,也将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显著影响。业内人士认为,降息有望直接拉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降息不仅给银行吸存带来了挑战,也将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显著影响。业内人士认为,降息有望直接拉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与此同时,非银同业存款补缴准备金后,各种“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也有望继续下滑。

  而据多家机构预计,央行[微博]在明年有望进一步降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延续下滑趋势。

  银行理财收益或跌破5%

  央行11月21日宣布次日起,将1年期个人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与此同时,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央行认为,此次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重点是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此次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银率网分析认为,银行降息的目的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影响是一致的,收益水平均将下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将进一步下行,预计将跌破5%的水平。

  事实上,自年初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就呈下滑趋势。据银率网数据,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11月15日至21日)的5.04%,预期收益率超6%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也从年初的40%以上跌至3%以内,预期收益率4%至5%之间的产品发行量占比逐步上升。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从多家银行营业部了解,国有大行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上半年已经跌破5%,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但也难以突破6%,6%以上的理财产品正在大幅减少。

  不过,降息却利好股市。在降息利好下,本周一,受益明显的券商、地产、保险、煤炭等板块强势上涨,共同推动指数上行,沪指盘中大幅走高,午后一度涨逾2%,上摸至2546.75点,创出近三年的新高点。

  除了银行传统理财产品之外,基于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也呈现下滑趋势,已经从年初的接近6%的水平下滑至5%之内。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11月20日,互联网理财宝类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72%,银行版宝类产品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29%,基金公司T+0货币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46%。

  明年收益将继续下滑

  此外,近日市场传闻,明年1月起,央行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从“同业往来(来源方)”调整至“各项存款”,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款项从“同业往来(运用方)”调整至“各项贷款”。

  申银万国[微博]研报预计,本次调整将使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降,利好债券和类债的银行股。非存款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缴准,将使以余额宝[微博]为代表的各种理财产品的监管成本增加,收益将下降。

  至于降息对其他类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影响,比如目前比较火热的P2P理财,融网CEO王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P2P从项目端和理财端受此次降息的影响都会比较小。从项目端来看,银行和P2P的市场重合度很低,资金规模上,银行的资金规模超过100万亿,而P2P的资金规模才刚千亿级别。另外投资P2P的人数也很小众,因此相比较而言P2P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和银行竞争业务抢市场的阶段。”

另外,从目前实体经济走势来看,不排除央行在明年上半年再次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