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生逆势欲再开千家店 摊子铺大也难掩成色差?
摘 要:几经试水资本市场的周大生又准备上市了。这次,周大生开出的价码似乎更具有诱惑。
组事项。”
虽然重组以失败告终,但是昆百大A在重组过程中出现的瞬间跌停被媒体质疑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还是让双方了陷入舆论的漩涡。
因质量问题一年两遭曝光
第三次接触资本市场的同时,周大生因掺假被3.15晚会曝光的痛点再次被提及。数据显示, 2013年,周大生的广告宣传费达3885.32万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35.41%。
同时,针对掺假事件,周大生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召回,并采取召回相关批次产品等措施。但是,在过去的2014年里,质量事件并没有离周大生远去。
去年4月份,据江西都市报报道,江西南昌新建县的胡女士在周大生购买的手镯便出现了明显的裂纹。
报道称,4月13日,胡女士花了10122元购买了一个钻戒、一个翡翠手镯和一个翡翠挂坠。回家后,一名亲戚就看到了手镯上的裂纹。两天后,胡女士来到周大生珠宝店内讨说法,但店方并不认同。
经当地工商部门鉴定后,认定手镯确实存在瑕疵。最终,电放收回胡女士购买的饰品,并全额退款。
7月23日,周大生又因千足金褪色遭到媒体曝光。
泉城市民李先生发现,在周大生以旧换新购得的千足金戒指竟然变成了银白色。而周大生店员则坚持认为是人为原因导致。对此,李先生并不认同。
经过双方交涉,店方最终做了退货处理。“我说要投诉他们,他们才给退的。”李先生还说。
专家:快速扩张谨防信誉坍塌
在招股书中,周大生也提到了质量把控这一环节。
“公司建立了供应商考核、工厂品质监控、成品检验多层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在生产端,公司深入委外生产商生产过程中,协同委外生产商严控生产作业流程、工艺标准、巡检,从而保证货品质量;在成品检验端,公司所有产品上柜之前100%通过国家/地方质检机构检测,并通过电子监管码来对货品的流转进行全程信息跟踪。”周大生这样概括自己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中国经济网记者也联系到业内分析人士,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长期从事贵金属研究的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金银等贵金属饰品,密度值高,消费者关注程度也高。所以,珠宝首饰公司在经营品牌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信誉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3.15事件,对周大生品牌的打击很大,这毋容置疑。登陆资本市场是好事,但是超负荷的扩张,企业自身未必能够承受。”一位行业研究员则这样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他还表示,金价下跌,需求不旺;综合而言,目前并非全球范围内贵金属制品交易市场的活跃期,在这个时候选择快速扩充加盟店规模,风险相对较大。
- 周大生被疑贴牌销售 卖ADK项链断链后拒绝维修(2013-12-05)
- 周大生回应央视曝光:已成立问题处理小组展开调查(2013-03-16)
- 贵州茅台逆市推百万元天价酒 发力高端定制市场(2015-01-06)
- IPO提速167% 今年首批20家公司“过关”(2015-01-06)
- 退市风险预警股博弈:机构策划“黑天鹅狩猎”(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