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业“开闸” 影响超出想象
摘 要:滴滴打车的爽约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的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的差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或将成为你的“污点”记录,严重影响今后生活。5日,央行放下“一家独大”的身段,批准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此举,将使更多的个人信用转化为个人财富,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全民信用意识大大提升。
行为轨迹,利用大数据分析评估信用等级,出具信用报告。”
也许今后在相亲网站上,可以通过信用数据筛选伴侣,防止骗婚;在租房时,可以通过出具信用报告,顺利通过房东考察;在求职时,可以凭借信用报告获得单位的认可……
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客户隐私成为重中之重。“互联网企业可以依靠强大的云技术,将个人信息牢牢‘锁’在坚固的铁笼子里,与其他云数据隔离,而且异地灾备、加密技术、分级管理一个都不能少。”俞吴杰说。
“阿里金融云的数据都打散在5000台机器、6万个片段中,即便有人想盗取,就需要同时盗走这5000台电脑。”阿里云事业部云计算发展二部总监徐敏告诉记者,这些数据经过特殊处理,没有经过“解密”,即便拿到电脑,可能连一个完整的数字都无法还原。
“在民营机构大力推动下,利用互联网技术,也许我们不需经历国外征信服务市场百年的发展历程,便可跳跃到更高阶段,进入广阔的发展空间。”俞吴杰说。
相关新闻
- 央行拟向商业机构开放个人征信业务 阿里腾讯等入围(2015-01-06)
- 个人征信业务放开在即 央行要求8家机构做好准备(2015-01-06)
- 11315征信传媒整合大数据实现产业化发展(2014-11-19)
- 11315打造征信与传媒结合的新模式(2014-11-14)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