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城投债发行环比锐减超9成 政府融资平台谢幕在即

http://www.e23.cn2015-01-13经济参考报

    摘  要:融资平台消亡的步伐比想象中来得迅速。2015年开始近半月,城投债仅发行4只,规模共计47亿元,环比上月锐减超9成,甚至不及2014年月均发债近1500亿元的零头。

方政府性存量债务上报之后,城投债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消失了。”上述券商人士坦言。他认为,这绝非表明地方平台公司完全失去发债融资功能,比如该平台公司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发行企业债。“当然,失去了政府的‘兜底’,这些企业债不管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成本和二级市场的欢迎度方面要大打折扣。更何况,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在企业债发行审批方面,其发债门槛更加‘苛刻’”。

  对此,此前一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安徽某城投人士深有体会。“按以前惯例,遇到这样的情况,平台公司会想到银行、信托等其他融资方式,因为在债务扎堆的情况下,‘借新还旧’比变卖资产等其他筹资方式要有效得多。”该城投人士说。“但是今年来看,通过银行贷款和信托融资也不太顺利。银行和信托公司都很注重融资方的风险评级和担保状况。”该券商人士表示。他透露,近期国务院43号文及财政部存量债务处置细则等相关政策的出台,让“城投牌照”比起先前大打折扣。

  以信托为例,用益信托网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地方平台以信托方式为基建项目融资量现递减趋势。其中7、8、9、10月份,基础产业类(集合)发行规模分别为260.88亿元、207.42亿元、195.74亿元、186.09亿元,发行规模处于下滑通道中。

  突 围 仍需依靠PPP模式

  “预计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不低于20%,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额将达13.55万亿元左右,其中市场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额为4.99万亿元,政府参与投资类项目投资额约8.57万亿元。”中债资信公共机构首席分析师霍志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8万多亿政府参与的投融资需求,钱从何来?路在何方?“下一步一方面发政府债券,另一方面大力推进PPP,作为补缓措施。”财政部财科所金融室主任赵全厚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霍志辉表示,存量地方政府性债务再融资资金,在地方政府发债资金不足时,将到期存量债务置换为10年以上长期债务或允许融资平台进行债务周转。对新增基础设施融资资金原则上通过PPP和地方政府发债解决,剥离融资平台融资职能。长期看,大力发展和培育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扩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着力推广PPP模式,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机构三方共同消化存量地方债的机制。

  “此次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之后,地方政府将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对存量债务进行置换,用以置换现有存量政府债务的政府债券利率会显著低于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期限也会更长一些,至于置换债券的规模还未可知。”赵全厚表示。

  事实上,无论是财政人士还是市场人士,大多认为政府发债置换的规模是有限的,缺的几万亿融资,最终还是要依靠PPP模式。“今年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空间会进一步压缩。但是PPP模式中,国有资本进入比例不会小,融资总量不会有太大影响。”赵全厚认为。

  不过仍有不少观点认为PPP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难免存在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财政系统人士曾对记者表示,虽然要积极推进PPP,但究竟具体如何实施还是一团雾水,此外民间资本虽然兴致高,但大多仍持观望态度。

对此,赵全厚认为,从上到下的各类PPP培训有助于地方财政逐渐找到方向。此外,他还表示:“PPP中的社会资本有两类,一类是民间资本,另一类是国有资本。即使民营资本进入有些犹豫或者有些难度,至少可以肯定明年将有不少国有资本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国有资本不仅考虑盈利,还要考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