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财政兜底:待遇水平不降

http://www.e23.cn2015-01-20经济参考报

    摘  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9日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统筹,不会“稀释”现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池,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水平也不会降低。

能充分体现工作人员职业生涯的贡献。改革为这类问题提供了逐步解决的可能。

  释疑 现收现付制度下无需筹措大额资金

  根据《决定》,改革后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统一计息。这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是基本一致的,从较为单一的由财政供款为主的渠道,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

  不过,机关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3000多万人,退休人员1500多万,资金池的建立、缴费的筹措是否可能成为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问题?对此胡晓义解释称,现在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部分积累,不需要同时筹措两笔巨额资金。

  “通过多年改革已经摸索出可行的路径,就是把集中的问题分散来处理,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胡晓义表示,如果要同时筹措1500多万人的养老保险基金,还要筹措单位缴费、个人缴费,显然这两块相加,负担非常重。但现在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部分积累,也就是代际赡养的模式,工作的一代缴费来供养已经退休的一代,“所以实际上不完全是同时筹措两笔巨额资金,而是可以做财务上的转化”。

  不过,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对任何制度都没有例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空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研究机构曾测算未来支付缺口高达数万亿元。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也必然越来越重。对于制度的可持续性,胡晓义认为,这需要做长期的制度安排,但就现实财政能力而言,完全可以安排好现在的在职职工缴费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目前,财务安排上不存在问题,对长远的资金平衡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此外,要解决老龄化高峰期的财务平衡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进行结存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使未来养老保险的财务基础更加雄厚。胡晓义表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各方面的意见已经收集得相当广泛。所以,这个问题有可能尽早地提出一个具体方案,供中央决策。”

  转变 事业单位养老资金筹措改为社会保障

  改革前,各地各类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模式复杂多样。针对一些自收自支单位的资金保障问题,胡晓义表示,养老资金的筹措由单位保障转为社会保障,有利于平滑财务负担。

  “目前各个单位差异很大,有的事业单位的抚养比非常高,比如老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很多,现在不堪重负。参加改革以后只要单位按照20%缴费、个人按照8%缴费,责任就尽到了,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实际上减轻了负担。当然也有一些新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很少,原来光供养这几个退休人员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现在按照20%加8%缴费,一看拿出来的钱就比原来只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费要多,会增加现实的负担。”胡晓义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制度抚养比会不断提高,改革就单位本身而言是纵向的财务平衡,对全社会而言是横向的财务平衡,实际上是为将来所有单位平衡这种负担打下了制度基础。

  胡晓义解释称,原来的制度模式是单位保障模式。单位自己管自己的退休人员,现在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制度安排。每个单位不管人多人少,都按照同样标准交钱,然后形成一个基金用于支付退休人员待遇。这样单位退休抚养比不平衡就被分散掉了,这是改革,就是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此外,对于职业年金的资金来源如何确定,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