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客户主动减仓去杠杆 两融“泄洪”198亿

http://www.e23.cn2015-01-21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1.19”大跌虽然有了杠杆这一助推因素,但是预期中的下跌引发连环“踩踏事件”并没有出现,究其原因,这一次市场不但听“懂”了监管部门的言下之意,更是用迅速的“整改”来回应,市场杠杆去了多少?数据说明一切。

  “1.19”大跌虽然有了杠杆这一助推因素,但是预期中的下跌引发连环“踩踏事件”并没有出现,究其原因,这一次市场不但听“懂”了监管部门的言下之意,更是用迅速的“整改”来回应,市场杠杆去了多少?数据说明一切。

  针对二级市场担忧的融资盘去杠杆问题,记者采访多家券商两融相关业务人士了解到,确实有客户卖出股票降低杠杆,但这是客户主动降低仓位,并非外界猜测的融资盘爆仓遭遇券商强平。

  两融余额的数据,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Wind数据显示,1月19日,融资买入额为1040.61亿元,融资偿还额则达到1225.70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是-185.08亿元。同期,两融余额为10985.31亿元,相比前一个交易日的11184.04亿元减少198.73亿元。

  这代表着部分两融客户在19日暴跌行情中去杠杆。但即便如此,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依然非常担忧融资盘“去杠杆”带来的杀跌风险。

  “19日金融股跌停,融资盘出不来。一旦打开跌停板,融资盘最终还是要杀出来。”北京一位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只有等融资盘真正出清,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才能真正企稳。

  针对二级市场担忧的融资盘去杠杆问题,记者采访多家券商两融相关业务人士了解到,确实有客户卖出股票降低杠杆,但这是客户主动降低仓位,并非外界猜测的融资盘爆仓遭遇券商强平。

  不存在强平行为

  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会公布中信证券(600030.SH)、海通证券(600837.SH)、国泰君安等12家券商在两融业务存在违规行为,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信用账户3个月、责令限期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

  “券商在两融业务的违规行为有两种:一是客户融资融券合约6个月到期违规展期;二是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展两融业务。”一位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李林(化名)介绍,不符合条件的客户是指资产规模低于50万元或者是新开股票账户时间不到6个月。

  1月19日,沪指暴跌260点。圈内流传有千亿逾期融资资金遭到券商强平,资产规模低于50万的两融客户即将被平仓。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大型券商两融相关人士,发现并不存在券商强平投资者信用账户的情况。

  “资产50万以下的两融客户不会被平仓,维持正常交易行为。但新开户的投资者必须满足证券资产达到50万的门槛。”李林说,监管层在两融业务门槛采取的是“新老划断”的原则,存量客户的两融业务不受影响。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4年以来,多家券商降低了客户开设两融账户的资产门槛,深圳某上市券商的门槛是10万元,但也有大型券商将门槛定为20万和30万。

  1月19日,海通证券分析师在两融电话会议中指出,50万以下客户占比比较小,50万以上客户符合两融资格的客户有十几万户。

  除了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两融业务外,监管层此次指出券商两融业务普遍存在的违规问题是两融合约到期违规展期的问题。

  “两融规定客户的两融合约期限最长为6个月,合约到期必须先卖掉股票偿还借款,再重新开仓开始新合约。”某券商两融相关业务人士介绍,这意味着违规展期的账户需要进行整顿清理。

  “我们现在在等监管层的整改函,等整改意见出来后再跟客户沟通和处理违规展期的问题。”某券商两融相关人士介绍,市场流传的券商强行平仓现象并不存在。

“两融账户期限超过6个月,需要在春节前进行处理。一种是将账户中的股票卖出再重新开一份两融,另一种是重新拿一笔资金来偿还融资。”某券商两融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