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马云:中国经济不会一直“长高” 现在应修炼智慧

http://www.e23.cn2015-01-24腾讯财经

    摘  要:“我上一次来达沃斯论坛还是2008年,中间已经休息了7年。我第一次来达沃斯是在2001年,参加青年领袖会议(Young Global Leaders),”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参加达沃斯论坛“洞察力、新观念”对话开场表示。

马云:中国经济不会一直“长高” 现在应修炼智慧

  马云在达沃斯论坛上对话

  “我上一次来达沃斯论坛还是2008年,中间已经休息了7年。我第一次来达沃斯是在2001年,参加青年领袖会议(Young Global Leaders),”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参加达沃斯论坛“洞察力、新观念”对话开场表示。

  当时马云去瑞士,看到很多年轻人游行,抵制全球化。欧洲街头,很多警察持枪检查,像是人间牢狱。他很不解,全球化是个好现象,为何反对。

  参加论坛后,马云学到了全球化的意义。他表示,如果只是谈话,而不付诸实践,赢不了世界。现在回到达沃斯,是到将12年前学到的和人分享的时候了,“要懂得回报”。

  学英语找工作碰壁的那些事儿

  马云习惯被拒绝了。马云讲到,“在找工作的时候被拒绝了三十多次。去肯德基应聘,24个人收下了23个,我是唯一一个被拒绝的。我去考警察,5个人招4个,我又是唯一一个被拒绝的。后来我申请哈佛,被拒绝了10次。”

  马云12,13岁的突然喜欢上英语。但杭州当时没有地方可以学习,也没有英文书。他去了香格里拉大酒店,因为那里外国人很多。马云自愿做免费导游。也正是这些西方游客打开了马云的视野,很多东西学到的和他在学校、在家里学到的不一样。

  在谈起自己英文Jack的时候,她说,“Jack是我的一位美国女性笔友给我起的,因为之前的名字不好写。”马云回忆道,“这位女性笔友的丈夫和孩子都是Jack,要不就我也叫Jack吧。我欣然同意。”

  首次触摸互联网诚惶诚恐

  马云回忆,自己1995年第一次去美国时,帮当地一个政府修高速公路。在西雅图朋友里,他首次尝试了互联网。

  当时对中国来说,互联网还是新鲜事物。马云诚惶诚恐说不能用,要坏了赔不起。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马云搜索了“beer”这个词。他看到了来自德国、来自美国的信息,但是却没有中国。于是马云想,为什么不做一些什么和中国有关的呢?于是他就做了一个小网页。马上收到5封邮件。当时马云还不知邮件为何物。

  马云说,互联网是全球的,想找一个国际化的名字,随后就想到了阿里巴巴这个词。他去美国西部的餐厅问服务员,“你知道阿里巴巴吗?”服务员说知道,“芝麻开门”。问了几十个人都说知道阿里巴巴,而且Alibaba的首字母是A,它不但国际化,而且每次排序的时候这个名字总排在前面,因为大部分名单都是首字母排序的。

  无信任,不电商

  互联网上做生意,必须要信任,电子商务最终要得就是信任。马云第一次来美国,就有人跟他说,不要想在中国一样,靠关系做生意。

  “这个时候,我想,如果没有信用记录系统,根本无法做生意”,马云回忆。

  马云说,当时想做的事情都是想方设法增强相互信任。在中国,媒体、政府、人们都很难信任对方。所以“令人骄傲的是,在不认识的情况下,阿里巴巴每天6000万单生意,都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完成的。”

  阿里巴巴的头三年只有商家在网上互换信息,说的都是你有什么我想买什么,但是没有实际商业行为发生。所以马云要做支付,但是做了就有可能违法,不做就没有电子商务。当时银行也不愿意做。

  马云来到达沃斯有关领导力的论坛,受到很大启发。他马上给底下人打电话说,“我决定要做支付,这个太重要了,你们现在马上做。如果政府说错了,我去坐牢。”

  与政府只谈恋爱不结婚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缺资金,马云想到过向政府寻求支持,但对方没给。等到银行想给的时候,他已不需要。

不过马云并不在意,“老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