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说“普惠金融”

http://www.e23.cn2015-02-04中国经济网

    摘  要:1月28日,央视网、中国经济网联合制作的《金融者说》栏目发布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说“普惠金融”》采访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说“普惠金融”

  1月28日,央视网、中国经济网联合制作的《金融者说》栏目发布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说“普惠金融”》采访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嘉宾介绍 吕家进,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长。

  主题介绍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标志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导视: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如何使这些小企业更有活力?那么是各家金融机构必须来支持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标志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确定要把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来确定下来,是成为一种长期的战略。

  解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最年轻的“老”银行,其前身可追溯到1898年开办的邮政汇兑。1930年,民国政府在上海组建了邮政储金汇业局。之后,几经沉浮。

  2007年,根据《商业银行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批准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其资产规模已达6.3万亿元(2014年数据),在银行业排名第六,是中国目前网点最多的银行机构。

  吕家进: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到目前有8年的时间了,那在过去几年邮政储蓄银行,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造。那么这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几年来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在普惠金融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解说:

  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上也不过10年时间。普惠金融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形态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无疑,要将这一理念充分应用于实践,让最广大范围的人民享有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还需要金融业者不断摸索创新。

  吕家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标志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它基本上要体现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是服务对象的包容性。要使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包括农民、中小企业,包括边远地区的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要使人人都拥有金融服务的权利,这可以说是人权的组成部分。

  第二个是服务产品的全面性。金融服务不仅要提供储蓄、存款这样一些服务,还要向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提供结算、提供养老金的发放、提供融资的服务,使更多的人获得社会资金的支持。

  第三个应该是服务方式的便捷性。要能够使更多的百姓、人民,能够快捷地来享受金融服务。这就需要金融网络的支持,包括说实体网点和一些电子网点支持。

  第四个是经营模式或者说它的商业模式,要有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提出,它和过去政府的扶贫,以及社会上所推行的慈善是不同的。它是要通过金融服务,来实现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

  解说:

  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商业银行来说,要深度参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普惠金融贡献力量。

  吕家进:

  中国邮政储蓄有这个覆盖城乡的网络,有四万多个网点。有六亿一千万人这样的服务的客户。有35万员工。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基于这样一些资源的禀赋,我们确定要把普惠金融作为我们的一种发展战略来确定下,是成为一种长期的战略。

  这几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小额信贷9600多亿,解决了800多万农户家庭的这种融资的需求。

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在积极的推动,信用乡镇、信用村这样一些建设,那么鼓励通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