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查处内外勾结骗存案
摘 要:日前,银监会召开2015年度银监会系统法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全面推进银行业法治建设的思路和方向。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要推动银行业规范经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普法责任。加大问责惩戒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提高监管震慑力。
日前,银监会召开2015年度银监会系统法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全面推进银行业法治建设的思路和方向。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要推动银行业规范经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普法责任。加大问责惩戒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提高监管震慑力。“当前要重点抓好‘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查处内外勾结诈骗客户存款的案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罚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切实抓一批反面典型,深查严纠管理漏洞,确保客户合法权益和银行业合规经营。”尚福林说。
近一年内,存款“失踪”的案件屡有发生,义乌、南京、湖北等地也都出现过储户存款“失踪”事件。银行内控体系漏洞让“内鬼”有机可乘。银监会内部人士表示,“经了解,银行内部员工以高息为诱饵变相兜售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已成为存款‘失踪’的主因。”
河北银监局高新利撰文指出,目前,存款诈骗形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社会人员诈骗。比如“诈骗分子合谋伪造银行印章,编造假存款合作协议,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到公司上门开户,获取公司有关开户所需资料和印模,然后私刻假印章,伪造开户资料,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使用假印鉴将存款全部转出银行。”
“第二种是银行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诈骗。其常见的骗人诱饵是‘存款利息高’。第三种则是银行员工骗取客户存款。曾出现过银行员工诱骗储户多次输入密码,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将存款转出。”高新利进一步称。
相关新闻
- 多起存款失踪曝银行内控漏洞 银监会将严查(2015-02-12)
- 银监会揭秘:所谓存款“失踪”原来是“被骗”(2015-02-04)
- 银监会12年来首次大调整 设普惠金融部管理P2P(2015-01-21)
- 银监会出手规范委托贷款(2015-01-19)
- 银监会清理“影子银行”为货币宽松创造条件(2015-01-1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