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诈骗被骗人群年轻化 仅7%的消费者维权
摘 要:随着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大众理财意识的觉醒,金融消费领域的侵权、违规和诈骗现象也几乎触及了中国绝大部分居民。
随着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大众理财意识的觉醒,金融消费领域的侵权、违规和诈骗现象也几乎触及了中国绝大部分居民。在线金融平台融360近日进行的一项调研发现,71.5%的受调研网友收到过各种诈骗短信,49%的受调研网友表示曾遭遇理财产品虚假宣传,64%的受调研网友在办理房贷过程中曾遭遇“忽悠”。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首席专家徐瑾指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支付的在线化,金融消费领域的骗术呈现出四个趋势:一,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以往不法分子主要通过短信、电话实施诈骗,如今金融诈骗的渠道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二,被诈骗人群年轻化,被骗人群扩大。原来的被骗人群集中在年龄大的中老年人,现在,习惯上网的年轻人群也成了被骗对象;三,呈现“技术化、移动化”趋势。例如伪装成银行网站、400客服电话等,而二维码、各种APP、快捷支付、“免费WIFI”等新技术也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让人们防不胜防;四,诈骗流程更短、更快。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在给用户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让被骗人群思考的时间变少了,导致不法分子批量行骗的“效率”更高了。
调研还发现,在金融消费诈骗花样翻新的同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却还很淡薄。在遭遇到各种金融欺诈之后,多达52.7%的受调研网友选择了“自认倒霉”不予追究。只有47%的受调研网友想维权,其中,真正能够将维权付诸行动仅仅只有7%。另外,融360的调查还发现,六成用户自认为“防骗水平差,容易被骗”。
相关新闻
- 建行东营广饶支行多措并举落实“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2014-03-21)
- 建行滨州无棣支行走上街头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2014-03-18)
- 建行莱芜分行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2014-03-18)
- 京城金融诈骗第一案:男子骗银行4600万获刑15年(2014-10-13)
- 如何安全用卡、防范金融诈骗?招行济南分行为您定制专业建议(2014-09-30)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