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压力或致高位震荡 四个方面把握补涨良机
摘 要:在多重利好鼓舞下,上周沪深两市再现去年年底的巨量井喷行情,两市周成交金额高达创纪录的5.42万亿元。沪指八连阳,大盘单边逼空行情加速,市场热点表现均衡,蓝筹股和题材股交相辉映,普涨格局明显。随着开户数持续增加,增量资金不断涌入,A股市场呈现出近年来罕见的板块有序轮动的健康运行格局。
在多重利好鼓舞下,上周沪深两市再现去年年底的巨量井喷行情,两市周成交金额高达创纪录的5.42万亿元。沪指八连阳,大盘单边逼空行情加速,市场热点表现均衡,蓝筹股和题材股交相辉映,普涨格局明显。随着开户数持续增加,增量资金不断涌入,A股市场呈现出近年来罕见的板块有序轮动的健康运行格局。
行情强势逼空谨防高位震荡
和去年年底的逼空行情相比,上周启动的强势逼空行情有着更多的内在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稳增长的表述,让市场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而总理的一句“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是比较多的”,让市场对于未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了更多期许;
其次,资金面依然充裕。2万多亿新股申购资金已经回流,同时,3月份以来场外资金入市速度再次提升。最新数据显示,上周证券保证金大幅净流入8187亿元,创出2012年4月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近期两融余额也在稳步攀升,截至3月19日,两市两融余额已经高达13632亿元。
此外,上周央行再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股市;
最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同时鼓励市场大胆创新,这些表述让相关创新产业受益匪浅,并成为本轮逼空行情中的领头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单边逼空上涨后,虽然股指仍有惯性冲高潜力,但在获利盘、解套盘、产业资本减持以及技术超买等多重压力下,沪综指3750-3800点一线或将面临回吐压力,在连续逼空拉高后需谨防可能出现的大幅震荡。不过,即使短期出现高位震荡,我们认为3500点一线应有较强支撑。回顾A股历史,强势行情中,每次高位震荡调整都是投资者从容上车的良机。
从目前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下一轮新股发行之际或将显现重要买点。基于以上判断,建议投资者可在大盘震荡之际从以下四个方面选股。
创业板仍是博弈主战场
2015年作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元年,虽然目前该产业中一些个股市盈率不低,但在行业春风吹拂以及深港通出炉倒计时的催化下,部分市值大、业绩优的品种很可能依然具有可观的上升空间,这好比当初在港上市的腾讯,正是其不断出乎市场预期的高增长,成功化解了此前投资者对其高估值的担心。
我们认为,2000点之上的创业板并非没有投资价值,那些具备持续确定高成长性的品种仍是良好的投资标的。当然,从全球创业板市场的经验看,未来走势分化不可避免,操作上应规避纯粹的“讲故事”公司,这样公司爆炒后的追高风险不言而喻。
移动医疗或成战略风口
全国两会上,高层力挺网购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正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上,相关产业承载着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重任。从细分板块看,互联网与各具体行业的深度融合,如移动医疗、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安全、在线旅游、物联网等将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5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将进入“大航海时代”,其核心任务是医疗的去中心化。从目前情况看,这个过程未来将表现为两大趋势:一个是医院智能外化;另一个是新医疗服务供应,包括线上诊断公司、基因检测公司、可穿戴设备公司等。随着我国城镇化及老龄化的加快,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整个医药医疗行业都将长期受益。同时,政策的放开也将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相关互联网医疗概念股有望迎来发展良机,基因测序、医药电商、远程诊断题材或将被不断挖掘,蒙发利、宜通世纪、翰宇药业和新海宜或成其中重要的受益者。
- 多重压力或致高位震荡 四个方面把握补涨良机(2015-03-23)
- 高位震荡或成慢牛“新常态”(2015-02-04)
- 高位震荡 一主线将是未来牛股集中地(2015-01-09)
- 高位震荡 阶段性最佳策略揭秘(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