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如何避免分红险“陷阱”

http://www.e23.cn2015-05-06上海金融报

    摘  要:近日,有网友发帖抱怨其几年前购买的分红险,实际分红与险企提供的《红利演示表》预示的数字相差甚多,感觉受了保险公司的欺骗。

  近日,有网友发帖抱怨其几年前购买的分红险,实际分红与险企提供的《红利演示表》预示的数字相差甚多,感觉受了保险公司的欺骗。

  据网友称,2009年他经不住某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游说,购买了一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年交保费1万余元,交费期20年。根据险企制作的《红利演示表》,该产品每年分红在5000元。而按照合同约定,保险公司每年应向投保人寄送分红方案,但网友从未收到任何有关分红的信息。直到前不久他决定退保,险企才核算说这几年其分红所得为1000多元。网友大为不满,提出《红利演示表》上的数字怎能与实际分红相差十万八千里?就此质疑险企有意隐瞒经营状况,利用虚假红利引诱投保人上钩。

  近年来,分红险一直是保险消费投诉的"重灾区",不夸张地说,类似网友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几乎"隔三岔五"就在各地上演。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前6个月投诉总量12417件,同比上升27.88%。从投诉险种来看,分红险在人身险投诉占比超过55%。那么,作为一种初衷是让消费者分享险企更多经营盈余的产品,购买分红险的投保人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落入险企"预先"设置的"陷阱"?红利从哪里来

  所谓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保人的一种人寿保险。

  近年来,各种分红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涌现。尽管名称不同,保障内容各有侧重,但产品的红利总是来源于三个方面: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其中,死差益是指实际的风险发生率低于产品设计时预期的风险发生率(即实际死亡人数少于预期时产生的盈余);利差益是指实际的投资收益高于产品设计时预期的投资收益所产生的盈余;费差益是指险企实际的营运管理费用低于产品设计时预期的营运管理费用所产生的盈余。

  保险业内人士介绍,险企厘定产品费率时要考虑三个因素:预期死亡率、预期投资回报率、预期营运管理费用。费率一经厘定,不能随意改动,但寿险保单的保障期限往往长达几十年,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同预期的情况有所差别。一旦实际情况好于预期,就会出现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综合起来就是分红险账户的盈余。保险公司根据每张分红保单对该账户盈余的贡献,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投保人,这就是分红险的红利。简单地说,红利来源于险企实际经营情况好于预期时所产生的盈余。

  避开三大误区

  弄清了红利的来源,打算购买分红险的消费者接下来要掌握的就是避开三大误区。

  红利有"保底"

  既然分红险的红利来源于险企实际经营情况好于预期时所产生的盈余,那么只有当实际情况发生后才能确定红利,即红利会随着实际情况变化,有时甚至为零,事先任何关于红利的演示、估计的数字都属于假设。但在销售过程中,某些业务员会把红利说成是有"保底"的,而且最高可达多少,这纯属一种误导行为。而一些消费者也会将险企展示的《红利演示表》上的产品预期分红,错当成届时实际可以分得的红利。不用说,这同样是缺乏对红利的正确了解和充分的心理准备所致。

投资收益率越高,分红越多红利不仅来源于利差益,还来源于死差益和费差益。良好的投资收益固然能带来较好的利差益,但若出现较大死差损和费差损,综合起来就可能抵消利差益。同时,对于投资收益率,投保人也要擦亮眼睛。有的年收益率是根据一个季度或更短时间的投资收益率推算出来,并不能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