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公司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业绩修正玩"变脸"
摘 要:业绩预告是“喜气洋洋”,到了业绩预报就开始“哭声连连”,等到了审计报告披露的时候,某些上市公司才露出真正的“利润”,这种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开始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至今,上交所仅发布了12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其中,业绩预告与经审计数据之间差距最大的*ST成城(600247.SH),其2015年1月31日披露了201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4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以上。
最终的数据是-34635.57万元,*ST成城两次披露之间的差距达到2.6亿元以上,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上交所对*ST成城出具监管函或监管关注之类的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业绩预告是金晶科技(600586.SH),其2015年1月31日披露的“2014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公司“2014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50%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金晶科技2013年净利润为9987万元,那么,按照如此逻辑推算,金晶科技2014年的净利润至少在5000万元以下。
但是,金晶科技4月21日披露的“关于201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的公告”中,公司将净利润修正为“预计2014年度公司亏损2亿元左右”。
4月30日,金晶科技最终披露的2014年年报显示,其净利润为-20002.49万元。
在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看来,“比上年同期减少50%以上”这种模棱两可的描述是很不负责任的,很容易让投资者产生两种错觉,“一是公司盈利为正,但会同比下滑50%以上,二是同比下滑50%以上,这个以上是不可预测的。”
从任何角度来说。上市公司最核心的投资价值就在于保证其自身盈利的持续性与增长性,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无论从发行方、监管层还是投资者,各方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
但是,A股上市公司屡屡上演川剧绝活“变脸”,足以说明市场对其“惊诧”和“难以接受”程度。
5月份修正公告继续上演。5月9日,国光电器(002045.SZ)和沃尔核材(002130.SZ)双双发布201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2014年已经过去近5个月,A股市场的“数据修正”还在发生,不排除在未来会继续出现因为“预告数据与审计报告差距较大”而被监管关注的上市公司继续出现,但是留给A股市场的“修正”何时到来呢?
- 创业板3天涨了400点 深交所说都是新股民干的(2015-05-13)
- 深交所:4月大户净卖出562亿 净卖出环比增174%(2015-05-12)
- 深交所数据:新股民近4成高学历 创业板散户更有钱(2015-04-08)
- 深交所排定工作 注册制改革与启动深港通等入列(2015-04-01)
- 样本股数扩大到500家 深交所革旧图新祭出大手笔(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