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破两万亿 “风口之鹰”搏击牛市长空
摘 要:在降杠杆的趋势下两融余额依旧劲增,主要系“互联网++”、工业4.0、“一带一路”、环保等“风口之鹰”大举吸金所致。这些题材品种在杠杆的撬动下成为本轮长牛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也促成了两融市场的成长,而今震荡市中这些品种依旧在搏击长空。
银行和中国重工成为两融余额最高的前五名,分别达到了489亿元、408亿元、221亿元、201亿元和182亿元。相反,民生银行则在两融劲增之时遭遇了23.68亿元的融资净偿还。此外,还有包括光明乳业、太极实业等在内的逾40只停牌个股融资额小幅回落。
热点品种助攻
从行情上来看,上证综指从去年12月18日的3057点附近一路上扬,在今年4月28日触及了4572.39点的历史高点,涨幅近50%。而创业板指数更是从最低点1429.08点一路高歌猛进,在5月21日最高触及了3531.84点,涨幅超过了1.4倍。
而促使行情演绎的,正是上述融资贡献度居前的品种。数据统计,自2014年12月18日之后,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传媒和计算机行业的涨幅(算数平均)遥遥领先,分别达到了201.85%和168.46%;通信、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和纺织服装行业的涨幅也超过了1倍;同时,商业贸易、电子、医药生物、建筑装饰、休闲服务和化工行业的涨幅均超过了九成。相反,银行和非银金融的同期涨幅分别为18.46%和43.03%,足见悬殊之大。
尽管行业分布范围较广,但助力行业板块大涨的除了次新股外,多为“互联网+”、工业4.0亦或是“一带一路”等热门主题个股。例如,两融标的股中年初至本周四涨幅最大的立思辰、得润电子、乐视网和金证股份等是清一色的“互联网+”概念股。
实际上,政策暖风频吹使得上述品种强者恒强。以“互联网+”为例,继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互联网+”战略之后,相关领域细则陆续落地。有媒体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8部委为“互联网+”发声,包括发改委、卫计委、工信部、交通部、农业部、商务部等。5月以来更是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从《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到《“互联网+畅通”行动计划》,引发了包括互联网金融、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网络旅游、网络安全等在内的多个相关概念疯狂演绎以及“中小创”不断冲高。与此相似,《中国制造2025》日前发布,再度引发了此前已经涨势如虹的工业4.0概念股的新浪潮;《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使得国企改革概念股频繁异动;《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引发了对高端装备“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概念的再度关注。
整体来看,上述概念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交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强强联合提升技术实力和整合资源是中国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大趋势,也成为了本轮长牛的主角。
“风口之鹰”翱翔
在政策暖风频吹与经济转型大势下,诸多机构投资者认为,“风口的鹰”仍将搏击长空。
国信证券认为,上证综指能否突破前高点并非当前关注的重点,突破是迟早的。在震荡整理的过程中,应更加关注代表新经济、代表中国制造强国梦的投资方向。创业板指数的判断也很难,不过不需要关注指数的上下,只需要把握住其中的亮点:在《中国制造2025》公布后,国信对以机器人、3D打印、军工北斗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更加有信心。
长城证券则力挺“创蓝筹”这一新名词,表示主板市场仍然缺乏强有力的上冲逻辑,维持主板震荡市判断;中小板和创业板后续行情仍可期待,但个股出现分化的概率进一步加大。业绩有保障、成长迅速、市值增长空间大的“创蓝筹”(包括目前市值不是很大的次新股)未来上涨动力会更强。
民生证券认为,目前股市增量资金相对充沛,但流入动能有所放缓,短期大盘依然是慢牛震荡;创业板长牛趋势确认,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投资者应当注意杠杆风险(2015-05-22)
- 沪指站上4400点 两融余额逼近2万亿(2015-05-20)
- 两融余额逼近2万亿元 融资客追捧家用电器等三行业(2015-05-19)
- 两融余额突破1.5万亿元“板上钉钉”(2015-04-01)
- 传媒环保医药三主线做多 两融余额首次突破1.2万亿(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