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8万元汇错账号对方愿还 法院称不可以
摘 要:33岁的海盐人小杜,最近正为一笔18万元的款项着急上火。明明是自己的钱,却拿不回来,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冤”的事吗?
,一般债务先到先还,先冻先得。
杜某听得冷汗直冒,万般无奈只得也将俞某起诉到法院,要求他归还不当得利的18万元。
日前,经海盐法院调解,杜某和俞某达成调解协议,约定俞某归还杜某18万元。
虽然两人的协议也很顺利地达成了,但俞某这两年资金吃紧,生意还做着,不过外面欠下了一些债务,小杜要拿回这18万元,恐怕没汇出去那么容易了。
律师说法
明明是自己的钱,却要拿去给别人还债
法院这样认定,是否有道理?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 陈松涛:
法院这样做,是对的。
就如法官所说,钱不是特定物,一旦到了谁的账户,就无法区分开来,就成了俞某的财产。
这和物品不一样,比如一套机器设备,送货的送错了仓库,结果这个仓库恰好也被法院查封。但设备能区分,能证明原来的所有权,只要法院审查后确定不属于债务人,就能还给原来的主人。但钱就不一样了,一旦进了账户就混在了一起。
法院处理时会很谨慎。打个比方,需要确认这钱是真的打错了,还是假的打错了。如果有人打了笔钱到已被法院冻结的账户上,债务人和汇钱方串通,一起去跟法院说汇错了,要求取出来,法官要怎么辨别真假呢?
现在这个案子,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是一般债务的话,谁先诉求查封冻结财产,法院便先执行谁的案子。除非债权人有抵押权,可以优先受偿。或者在企业破产的案件中,工资、税款等要优先受偿。
如果俞某之前这个30万的债务纠纷的案子还没判决,或者判决还未生效、法院还未执行,小杜可以申请参与分配,说不定能分到一小半。
在现实生活中,转账错误并不太多。无论是网银还是支付宝,都要求填写对方的姓名和卡号,姓名和卡号不符,钱就会退回来,一般人都不太会搞错。不过,如果是通过网银等交易的,就有交易记录,不必再输一遍账号、姓名,过于粗心大意的话,确实有转错的可能。
我之前接过一个案子,也是网银转账,因为两个人的名字相同,300多万元汇进了错误的账号。
所以啊,越方便的东西,越容易犯错,尤其是涉及到钱,大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 你可能错过的免费汇款方式:让你省下一大笔(2014-02-11)
- 春节期间转账汇款 多家银行减免手续费(2014-01-15)
- 银行给骗子汇款而未告知上当者 将被追责(2013-12-30)
- 博士生智斗汇款诈骗反赚300元 律师称不构成诈骗(2013-09-25)
- 转账汇款动动手指全搞定 手机银行之七宗“器”(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