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评级只是一家之言 国家未授任何资质
摘 要:近期,大公P2P评级风波刚刚平息,融360一份新的评级报告又新鲜出炉,针对100家网贷平台进行了从A到C-等6个级别的分类,整体来看,综合评分越高的平台年化收益率越低。
近期,大公P2P评级风波刚刚平息,融360一份新的评级报告又新鲜出炉,针对100家网贷平台进行了从A到C-等6个级别的分类,整体来看,综合评分越高的平台年化收益率越低。
在行业信用缺失的情况下,网贷评级多为机构自身的自家之言,例如被大公国际预警的陆金所和拍拍贷,却在融360此次评级中获得A级,短短一个月内两家机构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不得不引发业界的质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释了目前网贷行业评级为何频受质疑:“信用评级,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授权。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评级,要跟被评级的对象签订合同,材料由平台提供,保证真实完整。根据材料来评级,程序十分复杂,而且评级必须要做到独立、公正、客观、科学。” 而实际上,国家并未对任何一家评级机构授予相关的资质,评级更多是机构自身的“一家之言”。
例如第一期与融360有合作地标金融,评级为B-,第二期与融360终止合作后,评级直接被降为C 。在评级的100家平台内,与融360“有商业合作关系的平台”中,A级中占比27%,在B级中占比23%,在C级中一家也没有,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公正性。
在第一期融360发布强调“公信力”的评级报告中,通过网址域名、工商登记等多种方式查询,并未发现有名为“乐钱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一份竟然连被评级企业的名称都写错的报告,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态度是否严谨。
另外,评级机构的盈利模式与其评价的公信力却是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评级机构收取被评级对象“服务费”成为评级“潜规则”,许多网贷平台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网贷评级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尤其在国家未授予资质的情况下,网贷行业评级更像是一出“哗众取宠”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