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混改大幕暗启 监管层力挺银行子公司治理模式
摘 要:包括混改概念在内的多重因素引领银行股再次走强。截至6月1日收盘,A股银行板块集体大涨4.14%,其中,交通银行上涨9.7%,收于7.50元/股。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交行涨停背后最大的助推力就是市场预期交行的混改方案可能即将落定。
互联网金融子公司,从事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业务,甚至电子商务,同时,也应该允许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将来在市场上可以收购子公司,比如P2P或相关业务的公司。
然而,就在不久前,银监会在2014年年报中披露,探索银行部分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度改革是今年监管的重点之一。目前,银行理财、直销银行、私人银行、信用卡这些业务都在拆分独立的备选行列中。包括光大、浦发银行已启动理财业务分拆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方案,招行、民生、兴业等股份制银行也有相应的分拆意向,这些子公司都将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
从整个银行业的格局来看,股份制银行拆分具体资产业务的意愿最强。国有大行旗下有公募基金公司,因其国企身份,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城商行等小银行由于规模较小,业务条线实力悬殊,还没有拆分的必要。
中金公司在此前发布的研报中判断,在所有资产中,最先被分拆的应该是银行理财,其次是信用卡和私人银行,投行和金融市场、托管等新兴业务也有分拆可能。部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可能尝试分拆或成立新的子公司。
在盈利模式转型和利率市场化压力下,轻资产趋势已成为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浦发银行前行长朱玉辰曾表示,大资管时代正在重新定义金融业,对于银行而言,信贷转向投资、自营转向理财等是必要的转变。
朱玉辰认为,银行原本是重资产经营模式,过度依赖货币市场,因此外界看重其偿债能力,这导致银行估值普遍不高,未来,银行应该实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手抓”,提升投资权益方面的估值,具体来说,就是信贷转向投资、自营转向理财、表内转向表外,通过资产证券化、场内外自营投资、理财资金对接项目融资等交易类业务,在规模存量不变的情况下,用更大的流量来扩大银行收入来源。
这种业务方向转型倒逼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全资子公司运作也将使各个业务条线更加清晰,在银监会看来,长期以来,银行在部门设置中,存在部门权责利界定不合理和内部管理链条较长的问题,在规模扩张过程中,业务发展重点转向、业务流程分割、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缺位、组织链条冗长以及业务复杂度加剧,因此,开展银行业组织架构改革很有必要。
“专营部门制改革,是指对同业、投资等日常运作专业技术性强、不适宜分散管理的业务,由法人总部建立专营部门单独经营,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再经营。子公司制改革是指,对银行所经营的非银行金融业务,如信托、租赁等专门设立子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严格建立‘防火墙’。”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撰文指出。
“银行原有的这些业务较为市场化,如果继续被纳入现有银行体系,仅作为一个部门运作,无论是在机制和薪酬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竞争。银行对旗下资产的分拆乃至最终上市,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应有之义。”中金分析师认为。
实 质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业内对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景抱有较大期望。“今年银行业将迎来体制机制变革带来的直接提升估值中枢的机会,从6月开始,我们预计会陆续有重大事件性催化剂落地。”马鲲鹏表示。
不过,混改在制度上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比如,在政策层面,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员工持股仍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一步,绝大部分银行都愿意尝试员工持股,但主要障碍在于财政部关于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员工持股管理办法尚未正式出台。
而从混改的本质来看,这条路仍然会比较漫长。在牛锡明看来,我国银行业虽然在股
- 银行业让利 先从“乱收费”开刀(2015-05-11)
- 银行业驶入低速换挡期 11家银行新增不良超1700亿(2015-04-03)
- 2020年中国零售银行业收入将达3.5万亿(2015-03-20)
- 银行业去年年终奖普降两成 部分下滑四五成(2015-03-05)
-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净息差2%与发达国家持平(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