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门槛30万收益略胜定存 大额存单会否叫好不叫座
摘 要:近日,央行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引起各方关注。办法规定,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社保基金等均可成为大额存单的投资人,其中个人认购金额起点不低于30万元,机构起点不低于1000万元。专家表示,大额存单自身有一定门槛,市场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
近日,央行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引起各方关注。办法规定,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社保基金等均可成为大额存单的投资人,其中个人认购金额起点不低于30万元,机构起点不低于1000万元。专家表示,大额存单自身有一定门槛,市场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未来,大额存单将逐步改变理财行业格局,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再推进
自从5月份央行将存款上限浮动区间由1.3倍扩大到1.5倍,利率市场化这项改革就已经接近了尾声。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大额存单的推出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再下关键一城,此后便只剩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规定的“临门一脚”了。
那么,大额存单究竟是什么?所谓大额存单,其实就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一种存款凭证。持有存单的客户,在到期之前可以把存单在市场上出售转让。与普通定期存款不同,大额存单能够让客户既获得了短期存款的流动性,又可以取得长期存款利率下的利息收入。
与传统存款相比,大额存单显然更具“市场化”的味道。在期限结构上,此次推出的大额存单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在定价方面,固定利率存单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计息,而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计息基准。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发行大额存单,不仅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也有利于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此外,大额存单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亦具有积极意义。
高门槛使客户群有限
对于大额存单的收益,有机构预计1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将在4.1%—4.2%附近,与2.25%的一年期基准利率相比上浮了1.8倍。这样一来,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大额存单的收益率与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其实差距已经不大。
不过,也有银行从业人士担心,普通小储户难以迈过30万元的门槛,而资金量合格的客户往往又会选择组合投资,从而让利率有限的大额存单难以获得市场青睐。对此,专家指出,判断大额存单是否成功应该从金融市场发展全局出发。
“大额存单这种货币市场工具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帮助银行规避现有的利率管制,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一种过渡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机构、企业、高净值人群在短期管理巨量资金。因此,门槛限制让存单面额较大,客户群体本身自然相对有限。”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尽管如此,大额存单仍然将为不少市场主体带来便利。《办法》规定,大额存单的转让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与此同时,通过发行人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等自有渠道发行的大额存单,还可以根据发行条款通过自有渠道办理提前支取和赎回。此外,大额存单还可以用于办理质押。
将促理财格局生变
就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大额存单的问世又会带来哪些冲击?业内人士表示,大额存单和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都属于银行的表内业务,其性质和存款并无太大差别。大额存单在实现保本型理财留住存款这一功能的同时,还能降低银行为此付出的发行成本和运营成本,银行也有动力积极发行大额存单。久而久之,整个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市场格局便将随之改变。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最大的冲击是存款流失,如何稳定存款就变成了较为棘手的问题。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推出恰恰可以让银行根据需要发行适合自
- 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 银行定存收益率逼近国债(2014-12-09)
- 三大行定存利率上浮20% 因年底揽储压力加大(2014-12-09)
- 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 银行定存收益率逼近国债(2014-12-01)
- 近三成宝宝收益率破四 不如银行定存(2014-06-12)
- 两期储蓄国债今起发售 票面利率高于同期定存(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