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彩电企业国内利润下滑 康佳两周两换主席
摘 要:一切从5月28日的股东大会开始。当天,康佳举行董事换届选举,在7个董事会席位中,中小股东获得4席,分别是两个董事和两个独董席位,持股25%的大股东华侨城则保留了另外三个席位。
近日,高层频频变动的康佳,被推至风口浪尖。
康佳两周两换主席
一切从5月28日的股东大会开始。当天,康佳举行董事换届选举,在7个董事会席位中,中小股东获得4席,分别是两个董事和两个独董席位,持股25%的大股东华侨城则保留了另外三个席位。
紧接着,6月5日康佳发布公告称,由中小股东提名的独立董事张民当选董事局主席,其中4票同意、1票弃权、2票反对。新官上任,便着手展开股权激励事宜。6月11日晚间,康佳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股权激励事项,相关事项尚在筹划过程中,公司股票“深康佳A、深康佳B”于2015年6月12日开市起停牌。
但事态在一周后发生激变,6月18日,康佳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独立董事张民先生在特殊时期担任本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职务,目前已完成特殊时期的主要任务,已选定经营班子的主要成员,已稳定本公司的整体形势,但是考虑到其独立董事的身份,张民董事辞去董事局主席的职务。”
张民“下台”后,由大股东提名的原总裁刘凤喜走马上任。其余高层安排也进一步确定,总裁为刘丹,副总裁为宋振华、林洪藩。
据彩电业内人士透露,“此次高层动荡可以说是中小股东和华侨城双方的妥协。而之前康佳过于保守,有些事不敢做,现在康佳对方法标准进行统一 ,接下来也会有新的布局。”
这位意味着,时隔半月,大股东华侨城重新夺回了康佳董事局主席席位。对于康佳来说,内忧或许已经解决,而外部环境将带来更大的考验。
中怡康黑电总经理彭显东告诉记者,“彩电销售规模这两年没有很好的增长,尤其是2014年,相比2013年减退了7%。”经济增速的下降,与节能补贴政策的取消,纷纷影响了彩电的销售。彭显东表示,今年的市场很有可能会略增一点,但是竞争压力在加剧。行业的共识是,目前彩电行业市场份额比较接近,在未来3-5年内会出现品牌集中的状况。
康佳的挑战并不是个例,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面临着市场困境。与此同时,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也正在对传统彩电企业造成冲击。那么,在“互联网+”、 智能电视、智能家电的大势下,拥有硬件优势的传统彩电企业该如何转型?
业绩下滑
2014年,多家彩电企业在国内利润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创维数码财报,截止2015年3月31日的年度业绩显示,营业额达401.35亿港元,同比增加1.7%;溢利33.5亿港元,同比增长133.8%。但在2014财年中,中国大陆市场的营业额同比下跌3.7%,至315.41亿港元,主要是因为占收入近八成的彩电业营业额同比下跌7.1%。
海信的财报数据则显示,201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90.07亿元,同比增加1.85%;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11.55%。
两家老牌企业的营业额都有所增长,但是利润都开始下滑。彭显东表示,彩电属于耐用消费品,整体销售规模十分重要,单看毛利率比较低。这两年只有海信和创维两家的净利率超过4% ,因为它们市场规模比较稳定。
那么,其他的彩电企业情况又如如何?根据公开信息,2014年,TCL多媒体业务营收265.66亿元,同比下跌15.5%;长虹营收595.03亿元,同比增1.07%,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8.52%,仅为5885.78万元。康佳全年营收194.23亿元,同比下降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了4.7亿元,并在电视等主营业务上连续4年亏损。
彭显东认为,“一些规模在600万台左右的公司受到的冲击更明显一些,大部分彩电企业都面临着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包括乐视,其电视硬件亏了5亿。”
此外,上游面板价格在2014年上涨,这部分
- 康佳电视两月连遭六次曝光 售后服务变二次消费(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