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黑客:部分银行险企基金公司网络平台确存漏洞
摘 要:近日,某大型上市寿险公司再次被曝出有“省系统存在漏洞,可泄漏百万条客户信息”。事实上,《证券日报》(zqrbbaoxian)记者查阅国内的漏洞盒子、补天漏洞等漏洞检测平台发现,险企的网络平台存在漏洞并非个例,统计显示,有超过20家保险机构的官网等平台被漏洞检测平台测出各类漏洞。
过保险公司确认。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安全专家邓焕表示,部分信息包括居民身份证、薪酬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不仅是个人隐私全无,还会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被用于复制身份证、盗办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等一系列刑事或经济犯罪。
部分金融机构均有涉及
2015年7月1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
在政策环境一片向好的大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热极一时,部分上市公司也是稍沾该概念其股价便一路飙涨。而“互联网+金融”在进入快车道的同时,平台漏洞、系统漏洞也如影随形。
7月14日,白帽黑客system-gov在补天漏洞平台公布了一则某基金公司系统漏洞,根据漏洞描述,该漏洞可导致黑客获取:百万个基金账户+密码;百万名用户详细信息;基金交易记录;实时证券/基金结算数据;海量短信记录等敏感信息。
更为可怕的是,该漏洞可使得该基金公司的“短信系统沦陷”,并利用漏洞进行短信诈骗;该漏洞也能使该基金公司的邮件系统沦陷,黑客可随意发送钓鱼邮件;该漏洞亦可导致该基金公司的坐席系统也形同虚设,黑客可渗透至基金公司内网。
system-gov在发布漏洞的同时,也附带贴出该基金公司部分打过马赛克的客户账户与密码。漏洞爆出后的7月17日11时36分,该基金公司确认了该漏洞的存在,并表示“感谢system_gov发现,我们尽快解决”。
金融领域中,并非基金公司存在漏洞,银行也可能存在漏洞,另一漏洞检测平台漏洞盒子前不久发布了编号为“Vulbox-2015-07971”的漏洞,该漏洞可使得某银行贷款系统泄露大量用户信息,包括银行卡号、电话、身份证、余额等。
事实上,《证券日报》(zqrbbaoxian)记者查阅补天漏洞平台已经确认存在漏洞的金融机构还包括券商、P2P等金融机构,而这些漏洞或可导致大量的客户信息被泄露,对众多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形成隐患,看似安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并非无懈可击。
- 中信银行济南泉城路支行成功举办 “鲁山一日游”活动(2015-07-22)
- 中信银行济南英雄山路支行办理辖内首笔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2015-07-22)
- 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国际业务直接投资外汇业务获省外汇局高度评价(2015-07-22)
- 中信银行东营分行成功办理我行首笔托管医疗基金直付卡绑定业务(2015-07-22)
- 中信银行济南分行银医合作取得重大突破(20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