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连阳“重建”A股信心 机构谨慎探究接力热点
摘 要:7月23日,“跌后重建”的A股实现六连阳。当天,上证指数收报于4123.92点,上涨97.88点,涨幅达2.43%;创业板指数收报于2967.95点,上涨70.58点,涨幅达2.44%。
7月23日,“跌后重建”的A股实现六连阳。当天,上证指数收报于4123.92点,上涨97.88点,涨幅达2.43%;创业板指数收报于2967.95点,上涨70.58点,涨幅达2.44%。
更重要的是,主题性做多氛围热烈。当天截至收盘,超过300只个股涨停,下跌个股仅52只。其中,次新股板块129只个股涨停,国企改革、体育等板块亦非常活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市场主题性做多氛围复活,但机构人士更多还是偏谨慎。不少人把当前这波行情当做是下半年难得的投资窗口期。
主题做多氛围热烈
“今天次新股热点出现是很好的迹象,资金在积极寻找共同认可的主题。”泽泉投资投资总监辛宇表示,这是好久没有的现象。
尽管如此,辛宇还是很谨慎,以抢反弹的心态参与近期市场行情。
辛宇透露,7月23日他已大幅减仓,现在大约只有一成仓位。因为很多股票从底部上来已经涨了百分之六七十,恢复到了6月底降息降准当时的水平,市场重新变得乐观,但是这时候更应该小心,市场随时可能出现探底下跌。
“这两天交易量起来了,市场换手充分,但目前仍然是存量资金博弈。”7月23日,深圳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刚从某国有大行总行了解到,近日基金的申购赎回均无明显变化。
据前述基金经理判断,这是存量资金在玩,大盘从恐慌性下跌中暂时恢复过来后,反弹形成了逼空行情,很多之前仓位太低的公募、私募产品被逼着冲进来,造成大盘连续上涨。这些资金搞的更多也是小票。
21世纪经济报道在采访中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少人把这波行情当做是下半年难得的投资窗口期。
“身边很多人觉得这是今年到年底之前最好,甚至是最后的一波行情,所以拼命搞。”前述基金经理称,搞完可能就撤了。
华南某私募人士方立(化名)亦有类似想法。在方立看来,由于政策面的呵护,近一两周可能是下半年最好的机会,风险收益比较好,值得短线参与。但是到了7月23日,他也选择了减仓。
市场永远是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博弈。
伴随着市场上涨,目前券商两融余额正在温和回升。据证金公司数据,7月21日至7月22日,券商融资余额已从7月15日至16日的1.42万亿元左右水平,缓慢回升到1.43万亿元左右水平。截至7月22日,这一数据为14362.6亿元。
也有新的基金产品开始发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创金合信基金公司的首只权益类基金产品——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于7月23日开始公开发行,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是2014年金牛基金经理、创金合信基金投资总监陈玉辉。
7月23日,国内某保险公司资管部副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他看来,现在很难判断是反弹还是反转,但是他更愿意看成是市场的修复,而且,目前修复并未完成。“没必要过度悲观,我依然相信牛市还在。”
- 财政部朱光耀:本轮A股动荡已经基本结束(2015-07-20)
- A股迎建仓良机 “互联网+”投资价值凸显(2015-07-20)
- A股长期上行趋势不变 投资者信心要稳住(2015-07-16)
- 停牌上市公司逾1400家 超A股一半(2015-07-08)
- 美邦服饰90亿元定增无奈遭遇A股暴跌 股价三跌停(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