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数仅美团七分之一 大众点评丧失核心优势
摘 要:美团近日公布,今年3-6月新增7000万条消费评论,累计评论已达5亿条。与之相较,大众点评从2003年创建到今年第一季度底,累计评论数为7500万条。美团从交易入手,逐步完善用户点评信息,大有替代传统决策入口之势。
积累7000万条评论,大众点评用了十余年,而美团只用了3个月。
美团近日公布,今年3-6月新增7000万条消费评论,累计评论已达5亿条。与之相较,大众点评从2003年创建到今年第一季度底,累计评论数为7500万条。美团从交易入手,逐步完善用户点评信息,大有替代传统决策入口之势。
美团UGC的生猛势头说明,交易才是O2O的引擎。交易会自然拉动UGC(用户产生内容)增长,打通决策至交易的闭环。在交易平台面前,大众点评一类信息平台赖以生存的UGC壁垒能被轻易攻破。
数量上的领先
比较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的核心理念的异同,或可解释美团UGC内容爆发的原因。
消费者使用美团多是被各类优惠所吸引,完成消费之后,美团会提醒用户留下消费评价。这些评价,又会成为其他用户的决策参考。美团本质是一家以交易为核心的电商。在交易平台上,由交易产生信息,这些信息反过来帮助消费者决策,促进产生更多交易。
而信息平台瞄准的是消费者的决策需求,即便接入交易环节,也只是由信息衍伸的一项服务。他们更在意的是以UGC拉动流量,吸引商家投放广告,走得是类似媒体的路子。
对工作繁忙、时间紧张的大众来讲,消费后直接在交易平台上评论,是比到专门的点评网站上评论更省心、更自然的选择。随着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快速增长,将连带评论快速增长。在生产UGC内容的原动力上,交易平台比信息平台更胜一筹。
质量上的超越
除却数量上的领先,其实在质量上,交易平台上的UGC质量也胜过信息平台。
以美团、大众点评等主打高频、低客单服务的O2O平台为例,由于消费者有快速决策需求,他们更看重评价是否可信、更新是否及时。这就是说,在商家服务快速更迭的情况下,老牌信息平台多年的UGC内容积累已经失去了意义。更重要的评判指标是用户评价不易造假,且能持续产生新内容,为UGC内容造血。这恰恰是交易平台的长项。
首先,交易平台由于真实消费后才能评论的特性,提高了评论门槛,让造假者无可乘之机。而信息平台的劣势在于,任何网友都能对商户进行评价。没有体验过商户服务的人、商家或竞争对手雇佣的水军都可能扰乱评分和评价,抹杀掉评论的参考价值。
其次,美团交易量之大、使用频次之高、覆盖面之广,保证了用户能随时在评论第一页看到商户几周甚至几天以内的评价。美团超1100座城市的覆盖规模,以及过去一年1.3亿的活跃买家数量,无一不在确保UGC内容的造血速度。
此外,基于交易的数据和评价还有利于提高商户对平台的依赖。对于很多传统商家而言,平时很难进行消费者调研。接入交易平台后,商户能够看到海量交易数据和消费后评价,借此可以了解哪些方面亟待提升,哪些方面已经站稳了江山,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消费后的数据和评价,平台才能向商家证明集客能力,提高商家的忠诚度。信息导购平台如果空有线上流量,在交易数据环节偏弱甚至缺失,将导致其潜在广告价值下降。
- 美团被指纵容商户“刷单” 上半年业绩遭质疑(2015-07-23)
- 兵临城下 美团割肉融资估值恐遭贬(2015-06-17)
- 千团大战场景重现 拳头能打破美团的绝对秩序么?(2015-06-17)
- 美团因遭遇发展瓶颈打架,沦为人人喊打的“黑社会”(2015-06-17)
- 美团去年交易额突破460亿 自曝市场占有率6成(201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