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贷:面向“90后”的在线信用卡中心
摘 要:只需下载一个手机APP,动几下手指注册个账号,再添加几项个人信息,便能拿到1000元至5000元的短期贷款。这款在“90后”小白领中颇为流行的“手机贷”APP,用户规模已突破百万。
在网上发布招贤贴。在张江某公司任部门经理的王秋瑞果断加盟,还带来了他的IT团队。创业之初,十多个人的团队在地下室奋斗,150平方米只要7500元,还包括物业管理费。团队每个月的开销要三十万元,都靠俞亮一个人撑着,他用手头一些网络广告资源来赚差价,供养着团队艰难前行。条件艰苦,团队却无人有怨言,他们说,“苦一点没关系,要看得到希望,我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曙光。”
2013年,手机贷APP问世,虹口区向他抛出“绣球”,提供免费场地和服务。“以前最需要的是一个办公场所,现在最渴望的是想获得一张金融消费牌照或者互联网小贷公司牌照。”俞亮认为,虽说手机贷的业务目前尚无法律约束可放手去做,但长远来看,互联网创新公司若无政策扶持,难以发展壮大。不过,政策规定牌照发放必须符合资本注册资金要上两亿和成立满三年的条件,俞亮表示“资金要求下半年融资之后就会达到,但时间确实还要再等等。”
手机贷主要收入是借款人交纳的手续费,以贷款1000元计,每天需要支付3元钱,10天就是30元,而借款人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收入则全部归投资人所有。手机贷的发展势头很猛。从去年10月开始,公司的业务申请以每月30%的速度增长,最高的月增幅达50%,两个半月就能实现翻番。俞亮估算过,这一轮快速增长至少能保持到明年。
团队的扩张也速度惊人。公司去年六七月才30人,半年之内招聘了上百人,公司前台不断有前来应聘的年轻人。内部管理方面,俞亮将10%的公司股份给了创业团队,而每轮融资,也都要额外分一些股份给大家。
“对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创新才能生存,不仅是技术创新,也要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俞亮在不断思考创新的方向。他说,目前已有新的产品在设计研发之中。
-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连续九年获最佳呼叫中心(2014-06-30)
- 建行泰安分行信用卡中心成功组织体育场车展分期营销活动(2014-04-02)
- 建行信用卡中心成功组织体育场车展分期营销活动(2014-03-31)
- 中信银行“爱一夏,闪一下”36城同时快闪(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