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保险股交易清淡 年内仅1只有成交记录
摘 要:Wind资讯显示,成功挂牌新三板的3家保险机构中,仅盛世大联1家有成交记录。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相关业务人员袁志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保险机构成交较少,与投资者对保险业的不了解有一定关系。
在保险机构的各类融资渠道中,目前能通过新三板渠道补充资本的机构可谓“凤毛麟角”
截至昨日,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已达到3170家;三板做市指数继续下滑,收盘报1501.43点,全天跌幅为0.46%;单日成交额也从前一日的1.69亿元下降到9118万元。
Wind资讯显示,成功挂牌新三板的3家保险机构中,仅盛世大联1家有成交记录。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相关业务人员袁志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保险机构成交较少,与投资者对保险业的不了解有一定关系。
事实上,有资本补充需求的保险机构,多数仍以股东直接增资方式为主,其次为发行次级债,通过新三板渠道补充资本的机构可谓“凤毛麟角”。
仅盛世大联有成交记录
7月30日永诚财险在新三板官网发布公开转让说明书,让保险机构挂牌新三板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统计显示,目前共有3家保险机构成功挂牌新三板,均为保险中介机构,分别为上海盛世大联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万舜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衡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虽有3家保险机构挂牌,但目前只有盛世大联1家的股权有成交记录。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相关业务人员袁志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保险机构成交较少,与投资者对保险业的不了解有一定关系。
有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有成交记录,与盛世大联积极向互联网保险这一热点领域靠拢不无关系,“会讲故事”成为该公司一大优势。
兴业证券发布的调研报告称,盛世大联去年以来逐渐摆脱传统的电销代理渠道,向互联网转型,其移动车险O2O模式能够实现车险代理产业链的共赢,在互联网保险还大多停留在炒空间概念的阶段,该公司已经找到了落地的方向。
同时,盛世大联的互联网车险代理对接的是B端的线下门店,门店可以通过移动端一站式完成询价、报单、收单,不仅方便而且价格对门店与车主来说都比直销优惠,保单量上去以后盛世大联可以向保险公司索取更多返点,这种产业共赢的模式在南京、上海获得快速发展。
盛世大联发布的2015年半年度报告没有让投资者失望。2015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8088万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为1122万元,同比增长1040%,每股收益为0.20元,毛利率为42.06%。业绩快速增长,来源于该公司上半年持续在移动互联网研发上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移动客户平台。
增资是“补血”主渠道
在各类融资渠道中,通过新三板的方式补充资本的保险机构可谓“凤毛麟角”。
目前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渠道主要有股东注资、IPO上市、发行次级债等,以及定向及公开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还可选择永续次级债等融资工具。
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在160家险企中,去年共有52家通过股东直接增资1190亿元,其中也不乏前海人寿、北部湾等新成立的险企。还有12家险企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金,以满足监管的资本要求。其中,5家险企实施了“双项”计划,即股东增资与发债并行。
其中,安邦保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华夏保险、工银安盛人寿等险企增资均超过30亿元,前海人寿增资20亿元,都是通过股东直接增资的方式。国元农业则通过引入新股东的方式,实现增资11亿元。
事实上,今年2月份,保监会发布了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与偿一代相比,偿二代的风险识别能力显著增强,各家公司由于风险状况不同,偿付能力充足率有升有降,业务结构好、投资稳健的公司风险较低,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偿一代下提高,而风险高
- 济南新三板企业达44家 地域分布趋于均衡(2015-08-01)
- 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超沪深总和 制度建设仍在路上(2015-07-22)
- 基金周评:新三板基金热情高涨(2015-07-18)
- 新三板回应市场低迷:与核查垫资开户无必然关系(2015-06-29)
- 京东众筹融资2.66亿 新三板成众筹项目新退出模式(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