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裁员背后:索尼联想HTC症结何在?
摘 要:近几个月来,裁员风潮波及数家Android手机厂商。日前联想集团披露,将在全球范围内削减约3200名非生产制造员工,占公司非生产制造类员工的约10%,占全球整体60000员工的约5%。而在8月13日,HTC也宣布公司缩减预计15%的全球员工人数。目前,HTC约有员工1.5万名,以此计算,裁员人数为2千人以上。
裁员无力拯救红海市场中的平庸企业
在《数字战争》这本书中说到,亏损对手机业务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导致一个品牌失去经销商的支持,因为销售周期对于过时存货极为敏感,陷入亏损的企业被认为制造的产品也不够好,这就使得其失去了激励、推销和消费者的关注,这是一个恶性循坏,过去的辉煌毫无作用。”
而持续亏损之后的裁员、削减研发投入带来的不是竞争力,而是进入产品力与软硬件创新不足的恶性死循环。对于处在重重困境中的厂商而言,裁员虽然可以让厂商压缩生产线,节约成本,轻装上阵。但说到底,裁员只是一种短期应对策略,因为对于三大裁员厂商来,目前最关键的不是营销模式与运营成本的问题,在市场份额、品牌溢价下滑被逐步边缘化的情况下,产品的功底和软硬件生态链优势依然没有补齐,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裁员只是短时间的止血,这显示出Android厂商在搭乘Android与硬件产业链的快车进入手机产业成熟期之后,其后遗症被充分释放,因为普遍追求用户规模或者在无实力支撑的情况下发力高端市场导致人口红利快速消失,加之在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硬件产业链等诸多上游环节的核心优势丧失,导致产品与技术创新被限制,结果就是产品创新乏力而导致高端路线失效,接下来是业绩与利润下滑亏损加剧,亏损之后裁员,裁员之后为节约运营开发成本不断缩减机型退出各个区域市场,导致其更无实力推动研发与创新,步入到不断衰退的死循环。
而此消彼长,在今年一季度,苹果公司的营业利润占整个手机行业营业利润之和的92%,由于苹果把控了软硬件生态、操作系统、产业链与服务的布局以及产品创新的节奏,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号召力与价格均在上扬。苹果的生态圈目前已经做到让苹果自身、软件开发商、硬件制造与零件商多边产业链均有利可图,目前在物联网、增强现实、云计算和智能硬件方面不断延展,让iPhone成为这一切的中心,然后通过布局Apple Pay与Apple Pay等拉入更多边的利益相关群体与线下实体机构与合作方、服务方融入平台生态共荣圈,形成了稳固运行、共存共荣的生态圈利益共同体。
所以我们看到,从乔布斯推出iPhone4以后的几年时间,Android智能手机曾一度与苹果的距离非常接近,但时隔经年,两者之间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逐步拉开。目前来看,苹果利润足够丰厚,牢牢掌控产业链,推动研发创新以及产业链与软硬件生态扩展的资本就越多,话语权就越来越强势,要突破苹果现成的平台生态圈模式与游戏规则,而要走出这种创新与销量大停滞的尴尬局面,除非苹果犯错或者技术变革节点来临,出现颠覆式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可以颠覆苹果的生态圈游戏规则,但目前这种可能性太小,总体而言,他们共同危机是品牌危机,它们亟待推出创新型的爆款产品,在新兴用户群体中重新赢得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与感召力,而一旦用户从潜意识里将它们划入一个过去的时代,这意味着即便是裁员,也无力拯救红海市场中的平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