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机制 渠道 科技 绿色 光大银行小微贷款金融普惠之道

http://www.e23.cn2015-09-02舜网

    摘  要:截至 6 月 30 日,光大银行小微贷款 “三个不低于”工作完成阶段性目标。其中:小微贷款余额 2806 亿元,较年初增加 341.15 亿元,增速为 13.84%,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4.93 个百分点,小微客户数和小微申贷获得率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截至 6 月 30 日,光大银行小微贷款 “三个不低于”工作完成阶段性目标。其中:小微贷款余额 2806 亿元,较年初增加 341.15 亿元,增速为 13.84%,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4.93 个百分点,小微客户数和小微申贷获得率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其规模小、抵押物少、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面对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错综复杂的环境,光大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小微贷款增量处于银行同业领先位次。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渠道建设,将小微金融业务创新和推广的重点放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两方面。”这是记者得到的答案。

  据了解,《银监会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后, 光大银行第一时间建立了“横向沟通、纵向协调”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并组织完成了小微监管政策和服务收费自查自纠工作,明确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完善不良贷款尽职免责制度,下发了小微企业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配套制度。

  同时,光大银行大力拓宽合作渠道,扩大与政府扶持基金、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第三方合作范围,建立了与风险补偿基金、财政补贴、税务资信等有效联动机制,通过培育客户、创新服务、资源倾斜等措施,解决小微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通过“银保+小额”的组合方式,加强小微企业授信风险管控,逐步形成了银保渠道系列产品体系,创新推出了小额银保1 号、2 号产品,加大对标准化小额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仅从银行内部解决了业务操作流程长、风险资产占用多的问题,还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担保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的融资难题。

  “下一步,光大银行将继续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扩大自主续贷范围, 完善不良贷款容忍度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以说,“机制+渠道”的完整搭建构成了光大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信贷投向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其信贷资产质量,如何加快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并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这一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认真研究,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绿色低碳”号召,将小微金融业务创新和推广重点放在了“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两个方面,先后印发了《中国光大银行科技金融营销指引》和《中国光大银行绿色金融营销指引》,设计和开发了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培育客户、创新服务、资源倾斜”等措施,有效规避小微金融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轻资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更难。但是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因其“成长性高、社会贡献大”,而成为各家银行竞相服务的对象。国内外科技金融服务经验表明,科技金融不仅能够取得较好收益,还能有效化解授信风险、助力产业升级。

光大银行总结了近几年的自身科技金融推进情况后,决定重点从“管理规范、规划有序”的国家级高新区入手, 加大与国家科技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科技金融主管部门沟通力度,加强科技金融区域政策和市场调研,部署分行与国家级高新区深入对接,有序推进全行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加大对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的投入,在资金使用、绩效管理、风险控制方面给予差异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