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巨头暗中发力二孩新政
摘 要:二孩政策放开的消息使得乳品产业一马当先直接受益,这则迟来的利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随后股市中的乳业股一枝独秀——消息发布次日,国内股市的科迪乳业、贝因美、燕塘乳业均冲上涨停,光明、伊利也涨幅不小。同时,港股中的雅士利、合生元也普遍上涨超过5%。
二孩政策放开的消息使得乳品产业一马当先直接受益,这则迟来的利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随后股市中的乳业股一枝独秀——消息发布次日,国内股市的科迪乳业、贝因美、燕塘乳业均冲上涨停,光明、伊利也涨幅不小。同时,港股中的雅士利、合生元也普遍上涨超过5%。而外资乳品股也不甘示弱地在各自市场涨幅居前,当地时间上周四,美赞臣股价大涨3.77%,法国达能集团上涨1.52%,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圣元国际也上涨5.04%。
市场:外资奶粉巨头对二孩新政表现低调
“二孩全面放开至少会给奶粉行业带来20%的增长,相当于天上掉下的一块大馅饼!”一位从事婴儿奶粉进口业务的经销商这样评价。作为国内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母婴营养食品生产企业圣元国际昨天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放开二孩肯定对包括奶粉在内的婴童行业是重大利好,“我们对这个政策带来的市场机会非常有信心,以后将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与消费者的沟通服务。”
不过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外资奶粉品牌则对外表现低调,美赞臣在回应北青报记者时仅对政策作了表态,认为二孩政策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并笼统地表示重视中国市场,也将密切关注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但并未透露企业自身的相应规划。另一外资奶粉品牌多美滋则表示官方目前尚不对此事评论。
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材料供应商,全球多家奶粉巨头都是其下游客户。不过恒天然昨天以婴儿奶粉业务已经交由中国本土乳品企业贝因美打理而没有作出回应,而贝因美方面昨天也不愿对外多说。
对于外资奶粉巨头的三缄其口,有行业人士分析,对于尚未正式落实的政策谨言慎行是这些外资企业的惯例,但不说不等于不做,加紧对中国放开二孩后的市场研判肯定是要加紧进行的。
分析:放开二孩对进口产品更有利
此前有行业机构预测,以目前1600万新生儿、近700亿元的奶粉市场规模来算,考虑各种因素,未来新增婴儿数量应在每年30%也就是210万左右。但也有机构认为30%的预估过于乐观,20%的增幅才比较靠谱,也就是说全面放开二孩带来的奶粉市场增量在140亿元左右。
不管增长20%还是30%,毕竟带来了不小的市场增量,对此也有行业人士分析,由于放开二孩的时点因素,很可能对于外资奶粉的促进作用更大一些,因为目前愿意生二孩的家庭相对经济实力更强一些。
在一位外资奶粉进口商看来,之前的单独二胎政策已经释放了一批“80后”、“90后”的生育热情,如今最先对二孩跃跃欲试的应该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好的“70后”群体,他们对外资或者国内高档奶粉的需求量更大。而像伊利、蒙牛、三元、君乐宝等本来以液态奶为主的品牌,虽然也进入了婴儿奶粉领域,但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相当有限,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他看来,二孩新政对整个婴童产业的推动可能进口产品的受益程度要大于国内品牌,中高档产品的受益程度要高于中低端产品。对于这种分析,多家奶粉企业人士也表示认可,至少在政策放开初期应该有这种趋势。
虽然嘴上不说,但很多企业已经在暗地加油。韩国每日乳业10月28日就与贝因美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全面进军中国市场。韩国南阳乳业表示,中国全面年放开二孩会使奶粉市场进一步扩大,他们计划从明年起扩大流通网点,提高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
几乎是与此同时,首届贝因美杯中国金色未来创业大赛就在二孩新政后拉开帷幕,本次大赛的创业导师之一谢宏正是贝因美的创始人,对于刚刚放开的二孩政策,他认为可以促使
- 史上最严新规将行 多洋奶粉品牌潜入中国市场备战(2014-04-05)
- 洋奶粉中国畸形市场:不以成本定价 五年涨6成(2014-01-07)
- 假洋奶粉纽贝斯特变身记:关山乳业成幕后黑手(2013-12-19)
- 奶企自曝行业秘密:1罐洋奶粉近50%被渠道赚走(2013-12-09)
- 婴幼儿奶粉投诉6成是外资品牌 洋奶粉崇拜会终结吗(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