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银监局将一带一路纳入考核 众银行急抢项目
摘 要:今年以来多个地区银监局建立了“一带一路”统计制度,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企业的窗口指导和考核。
今年以来多个地区银监局建立了“一带一路”统计制度,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企业的窗口指导和考核。
而在经济增速换挡、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大环境下,“一带一路”也成为了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拓业绩新增长点的希望。银行开始主动出击寻找优质项目,为企业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
其中,对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的把握、银行自身对业务的专业度和创新力,以及银行内部的协调合作能力成为各家银行在竞争“一带一路”市场份额时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不少长期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业人士提醒,对金融机构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隐藏的各类风险不容忽视,更应在总结过去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
“一带一路”纳入考核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多个地区银监局在今年年初建立了“一带一路”统计制度,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一带一路”企业的窗口指导和考核。
以四川银监局为例,当地银监局制定统计制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对外经贸合作、装备制造产业、钒钛稀土产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情况,并统一纳入四川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统计,按季监测,按年考核。
除了监管部门考核外,银行自身做“一带一路”业务的动力也很强。工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长赵联盟表示,银行对国内企业“走出去”发展项目的支持,主要有两大收益:一是实现融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二是通过境内外机构的业务联动,促进了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地化运营和发展。
实际上,目前承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多属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走出去”的企业主要是国内大型知名企业,风险相对较小,这类项目和企业都是银行争抢的优质资源。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在内的各类银行都在竞争这一市场,不少银行均将“一带一路”和“走出去”项目纳入全行优先服务目标,从服务团队、信贷投放、审批流程等方面予以优待处理。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今年成立专项融资部,专门对接“一带一路”和“走出去”项目,且这两类项目暂不纳入行业信贷限额管理,并对规模超3000万美元的大项目纳入名单管理,逐项目成立营销团队。
中小银行亦积极参与
企业“走出去”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银行也因此在融资支持方面重点加大创新力度。目前看,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利用财政资金、外汇储备提供长期、低息的优惠贷款;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则凭借综合性业务、海外网点优势参与“一带一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业务并不由大型银行独享,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也在积极参与,由于“一带一路”前期项目多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很多在建项目多在国内,中小银行也就围绕国内相关项目,以创新融资方式为抓手带动业务拓展。
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获悉,郑州银行今年初就向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简称“郑州陆港”)提供2亿元的第三方监管合作授信,用于客户以郑州陆港监管的第三方所有的动产向银行质押并申请授信。郑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郑州陆港每周会有多趟往来欧洲的铁路贸易班列,但不同于成熟的海运货权体系,铁路货运的货运提单不是具有物权特征的凭证,无法进行质押融资。
“虽然在铁路货运中,货物所有权不归银行,但由于郑州陆
- 银监会中层大轮换:王占峰接掌广东银监局(2014-05-11)
- 交行误导销售致客户四年亏损16万 银监局介入调查(2014-03-28)
- 上海银监局规范商业银行信用卡催收行为(2014-01-10)
- 山东银监局陈育林局长一行赴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调研指导工作(2013-11-28)
- 上海银监局否认叫停政信合作 暂无窗口指导(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