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2015年信用卡诈骗起底

http://www.e23.cn2015-12-24京华时报

    摘  要:随着年关临近,将迎来一波消费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不法分子瞅准这个特别的时机实施各类信用卡诈骗。对此,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总结了2015年骗子们常用的信用卡诈骗手法,提醒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年末节庆购物高峰中,一定要提高警惕。

  随着年关临近,将迎来一波消费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不法分子瞅准这个特别的时机实施各类信用卡诈骗。对此,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总结了2015年骗子们常用的信用卡诈骗手法,提醒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年末节庆购物高峰中,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号骗术:变身银行官方号码+伪基站,发送钓鱼网址

  专家指出,通过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中,利用伪基站群发“假冒银行官方号码+钓鱼网址”的短信依然占据很大比重。例如王女士曾收到由“95XXX”发来的“积分换礼品”信息,短信的内容大致是“登陆XXXXX网站可激活领取礼品”,落款为“某某银行”。但细心的王女士却发现网站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与密码等,疑心这是个钓鱼链接,才没有再继续下去。

  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如遇到类似情况难辨真伪,可致电相关银行信用卡官方热线进行核实。

  二号骗术:冒充网店客服“退款”发送钓鱼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利用消费者的真实购物信息,充当网店客服致电客户,声称商品断货,需要客户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CVV2码等信息进行“退款”,随后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填入上述信息。一旦消费者上当泄露信息,信用卡就很可能被盗刷。

  据专家介绍,有些不法分子发现常规的诱骗已经不起作用,他们还会冒充老同学、老乡发送假相册,甚至冒充“小三”通过激将法诱骗用户点击链接,其诈骗实质依然是钓鱼网址。

  三号骗术:微信互动页面、微信“红包”嵌入钓鱼网址

  很多不法分子会在微信互动界面中嵌入钓鱼网址,用户在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便被盗取。例如,有位吴女士曾随手转发了微信群里一条祝福页面并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却频频收到信用卡消费短信,幸亏其赶紧联系银行冻结卡片,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此外,微信红包也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人会潜藏在人数较多的微信群中,通过分发嵌入钓鱼网站的红包,来盗取用户的信息。专家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小利,或因为是熟人就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与“红包”。

作者:牛颖惠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