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余额支付每日最高万元 支付机构将被分类评级
摘 要:博弈数月之后,央行12月28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网络支付机构和账户实行分类分层监管,评为“A”类的支付机构个人支付账户余额付款单日限额,从之前征求意见稿的5000元放宽至1万元,该办法将于明年7月1日起实施。
钱还可以用于对外发红包,但累计发红包的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
如果发红包金额超过1000元,还需要继续对外发红包,则需要追加身份认证成为II类和III类账户。
Q2 支付账户余额和银行账户里的钱有何区别?
支付账户内余额“不受保护”
支付账户余额,是指用户留存在支付账户中的钱,其本质是客户委托支付机构代为保管的预付资金。这些钱虽然所有权是客户,但却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调动支付接受支付机构的指令。因此,当支付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受到损失。
而银行账户则是用户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本人名下的账户,账户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用户本人有使用调动的权限,并由商业银行进行担保。
支付机构一旦破产,支付账户内的余额不受存款保险保护;而银行破产时,用户在该银行的存款有存款保险保障。
Q3 就算被分成了III类账户,是否以后一年最多也只能花20万元?
限额只针对支付账户余额付款
央行在《管理办法》中要求的余额付款限额年累计20万元,指的是利用支付账户内余额付款。如果超过了20万的限额,还可以直接利用银行卡快捷支付和网银支付来进行付款,完全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不过根据央行测算,II类账户的10万限额足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消费、转账需求;III类账户的20万元,覆盖投资理财需求也没有问题。
Q4 银行卡快捷支付受影响吗?
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影响
银行快捷支付涉及用户、银行与支付机构,因此交易由谁来验证成为讨论焦点。《管理办法》中提出,快捷支付的验证方式仍然大部分由银行进行验证。
其中,除了资质最高的A类支付机构可以和银行约定好谁来进行交易验证外,其他通过B、C类支付机构进行的交易中,除了2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以及还信用卡、交水电费和交税等业务,都要由银行来进行验证。因此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影响。
Q5 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方式有哪些?
上传身份证、绑定银行卡来“升级”
外部渠道身份认证指的是一切可以证明“你是你”的信息,包括通过公安、税务、工商、银行、教育机构、居委会等机构所提供的信息来验证身份确认。如果想要提高账户等级,需要怎么增加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方式呢?
最简单的,可以上传身份证,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公安网校验,来进行身份认证;还可以绑定银行卡,由于银行卡是实名制的,所以校验银行卡信息也可以验证身份。还有你的学历信息、驾照、水电费缴费单等。
“身份验证时,客户只需要按照支付机构的要求上传,并不需要本人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而是由支付机构跟外部系统连接证实信息的真实性。”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如果是绑定两张银行卡,那就视为是两重认证。
所以,如果急于给支付账户升级,多绑定几张银行卡是最简单的方法。
据了解,目前支付宝实名账户有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信息,至少是三重认证。
Q6 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做资金存管的P2P还靠谱吗?
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和银行合作
《管理办法》里明确指出,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信托、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和银行合作,为P2P平台提供资金通道业务,而不能再进行资金托管业务。如果未来有P2P平台宣传自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资金,投资者可以判断,这是一家不靠谱的平台。
- 央行禁止金融机构及支付机构涉足比特币(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