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海天味业多元化产品战略已亮红灯 品类发展不平衡

http://www.e23.cn2016-03-21长江商报

    摘  要:作为海天调味品帝国的长子,海天酱油本应成为海天调味品业务增长的龙头,但去年增速却未能达到公司整体水平。

丹蓬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不过,朱丹蓬也表示了对于海天味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的担忧:“海天多元化的战略刚开始不久,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品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多元化或许也会得到比较健康良性的发展。

  “酱油是海天的支柱品类,也是中国调味品行业中占比最高的品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厨邦、味事达、欣和、六月先、李锦记等品牌全国化的运营,海天酱油独霸一方的格局或将改变。”朱丹蓬说。

  外资涉足加剧行业竞争

  近年来,中国酱油市场并购不断,且外资企业对我国酱油企业的并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也给海天味业的酱油业务升级之路增添了更多的挑战。

  全球第五大食品企业卡夫亨氏3月9日在上海宣布,其投资约1.72亿元的味事达上海酱油工厂二期工程竣工。卡夫与亨氏自去年完成合并后,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亚式调味品是其除婴儿食品之外两大业务之一。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外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包括陆续收购了太太乐、豪吉、美极三个品牌的雀巢,以及从达能手中买淘大酱油日本味之素,联合利华也曾经收购老蔡酱油……国外“资本大鳄”来势汹汹,瞄准的几乎都是本土一线品牌,外资企业大手笔收购,看中的是中国调味品市场发展潜力,这也无形中加大了以海天为首的国产调味品企业竞争压力。

  事实上,在酱油品类,领先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排名第一的海天也不到15%,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差异化竞争而生存的优秀公司也给海天酱油发展带来了冲击。其中,李锦记独特的渠道模式和美味鲜公司的双品牌战略,在竞争激烈的酱油市场就迅速占据一席之地,瓜分了海天的市场份额。

  随着品牌和渠道在竞争中地位的日渐凸显,企业对待经销商的态度由“打压”逐渐转变为“扶持”。龙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称:“今年市场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经销商也明显感到了资金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公司为了支持经销商的再发展,我们在年末对经销商的预收账款的到款时点进行了调整。这样的调整是为了缓解经销商的压力,可以保证经销商与海天共同发展。”

  主动变革效果待考

  随着调味品行业的快速增长,调味品市场格局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6全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暨蓝皮书分析,调味品消费出现明显分化,一线城市大卖场时代遭遇销售危机,高端仍然增长,但整体增长趋势缓慢,小超市便利店调味品销售年增长11.1%,二三线城市年增长速度为15.3%,呈现竞争多元化,调味品经营正在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未来整个中国调味品的发展趋势都会向高端化、营养化以及小规格化方向发展,中国调味品市场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朱丹蓬说。

  “2015年针对市场变化,海天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为海天去年乃至未来几年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龙经理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

  其一是针对市场的主动变革。“提高经销网络的覆盖面和深入度,继续推进产品结构上行,同时加强注重对低端消费市场的主动竞争,在高中低各层次提高市占率。”

  其次,海天还加强了对研发的持续投入,海天2015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3.15亿元,2014年海天研发上的投入也超过3个亿。

不过,在酱油面临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辅助产品和其他复合型调味品还未成大器之时,旗下最强势的产品就“亮起红灯”,海天味业公司能否抵御行业冲击实现其“全品类调味品王国”的梦想有待考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