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员工持股计划重回市场 机构抢业务收益冰火两重天

http://www.e23.cn2016-04-11广州日报

    摘  要:2015年6月以来的股市调整让曾经风靡一时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遇尴尬。不过,记者发现,经过连续调整后,员工持股计划重回市场。今年以来有21家公司发布员工持股方案,而去年下半年只有12家。

  机构抢业务收益冰火两重天

  2015年6月以来的股市调整让曾经风靡一时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遇尴尬。不过,记者发现,经过连续调整后,员工持股计划重回市场。今年以来有21家公司发布员工持股方案,而去年下半年只有12家。券商等机构也纷纷抢员工持股业务。然而,由于受到二级市场波动以及操作时间影响,员工持股计划收益冰火两重天,有的赚50%,有的却浮亏八成。

  “据我们了解,最近有打算搞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觉得现在价位比较合理。”一位券商资管业务人士称。而数据显示,沉寂一时的员工持股计划重回A股市场,今年以来累计有21家公司发布预案,比去年下半年总和增长了75%。

  4月8日,东港股份、隆鑫通用和三江购物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的董事会预案,均计划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其中,累计金额超过4亿元。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发布员工持股计划预案的上市公司有21家。而去年下半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几乎断层,其中,2015年7月份,有4家公司发布预案,8月份为零家,9月份出现2家,10月份3家,11月份仅1家。

  实际上,201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迎来大力发展。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已有480家上市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或类似方案。

  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员工持股计划本身是上市公司及其员工自愿选择的结果,是上市公司在对未来业绩和股价有较强信心的基础上对公司员工进行激励的方式。相比股权激励而言,员工持股计划在实施上更为灵活,激励效应更强。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连续深度调整,使得上市公司自己员工都对股价没有太大的信心。不过,随着今年2月份以来,市场逐步企稳回升,宏观经济释放企稳信号,汇率市场也较为稳定,3月外汇占款出现久违的回升。这也使得员工持股计划重回市场,包括温氏股份、保龄宝、南天信息、郑煤机、中国天楹等公司纷纷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方案。

  二级市场购买的产品收益较高

  根据同花顺公开数据,各管理机构所管理的员工持股计划在产品规模与产品业绩上有所差异。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做员工持股计划数量排名前5位的管理机构分别为广发资管、兴业资管、汇添富基金、华泰资管以及中信证券,产品数量分别是43只、41只、14只、12只和12只。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产品收益排名位于前五位的分别为广发资管、兴全睿众资管、兴证资管、平安证券以及汇添富基金,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5.25%、20.79%、14.62%、12.76%和2.40%。

  有意思的是,资管机构中,广发资管员工持股计划的各项指标均占据榜首。根据记者了解,广发资管员工持股计划产品数量达43只,市场占比达9.0%;公告规模达128亿元,首期规模市场占比达12.4%;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达25.25%。

  有机构人士指出,在员工持股计划的运作中,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购买的,最能体现管理机构的投资能力,而通过定向增发、赠与等形式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则与管理机构的择时能力相关性不大。如在广发资管“原驰”系列产品中,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方式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产品平均收益达23.39%,其中员工出资部分的收益达56.03%。

但部分去年牛市中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就较为尴尬。数据显示,21家去年下半年实施计划,其中,武汉凡谷目前跌幅最深。去年6月16日,该公司公告完成购买,购买均价26.7元,购买数量363万股,由太平洋证券托管。以最新收盘价和成本价对比,目前浮亏54.08%。另外,管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