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2015年利润结构:零售贡献超五成、不良消耗近400亿
摘 要:招商银行这家以零售业务见长的股份行,自行长田惠宇上任以来,便重新开始重视零售之外的公司业务、同业业务,并确定了“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即零售为“体”,公司、同业为“两翼”。
招商银行这家以零售业务见长的股份行,自行长田惠宇上任以来,便重新开始重视零售之外的公司业务、同业业务,并确定了“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即零售为“体”,公司、同业为“两翼”。
但经营环境的变化,让招商银行开始走更轻型化、倚靠零售的路线,一方面是零售利润贡献攀升;另一方面,在经济周期中的其他业务,也开始与零售业务协同。
3月31日的2015年业绩会上招行管理层称,希望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持续稳定在五成以上。
一个刺眼的数据是不良资产对利润的侵蚀仍没有改观,加上利率市场化的背景,言必称“转型”的招行,对资产负债结构、信贷资源配置的改革,也深刻地反应在报表上。
零售利润贡献超五成
招商银行30日晚间披露了2015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行营收2014.71亿元,同比增长21.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91亿元,同比增长3.19%。
资产总额方面,在第三季度近乎零增长后,10-12月单季新增资产规模近2500亿元,全年资产总额增至5.47万亿元。
过去的两个月中,市场更多议论的是新增信贷的放量,即便年初早投放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规律之一。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招行了解的情况是,该行年初新增信贷规模较小,更多新增在四季度落地,这点也在报表上得到了印证。
收入结构上,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9.54%,占该行税前利润的比例达到50.47%;该行去年实现非利息收入595.7亿元,同比增长33.74%,非息收入占应收比例达到31.02%,占比提升2.76个百分点。
这是招行管理层口中的“转型”体现,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也终于超过五成。业绩会上,招行常务副行长李浩称,“招行未来的目标是零售利润贡献保持在50%以上。”
从简单的成本效率逻辑来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资产决定负债”的经营逻辑开始体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差定价能力开始考验银行管理层,而资产到哪里去,更是全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年报数据来看,招行方面称,在降息环境下,仍实现净利息收益率上升11个基点,这源于对负债结构的改革,据了解,招行在负债端采取利率敏感度测试,从而降低成本。体现在负债结构上,该行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占比,从2014年的48.98%,提升至2015年的56.07%。
资产端,截至2015年末,该行公司贷款总额1.5万亿元,占比53.39%,占比较年初下降4.99个百分点;零售贷款1.23万亿元,占比43.43%,占比较年初上升4.79个百分点。其中增长较快的是应收款项类投资,净额为7160.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8%。
零售占比加速上升的另一面,公司业务利润相应下滑:该行去年公司业务营收744.91亿元,同比下降3.78%;但在利润贡献上,则从2014年底的307.98亿元,大幅减少至2015年底的125.08亿元,税前利润占比也从41.94%,下降至16.66%。
年报中对此的解释是,公司业务收入贡献收窄,是由于降息导致利差收窄,加上受外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进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
不良冲击下的资产配置
实际上,公司业务营收虽然略有下滑,但仍实现超过700亿的营收,而仅仅125亿的利润贡献,更大的原因在于拨备的大幅计提。
一个佐证是,该行当期净利润576.91亿元,而当期计提则达到了592.66亿元。“公司业务利润贡献的下滑,是不良计提的增加,整个不良资产中,公司业务占据72%,因此大量侵蚀了利润。”招行常务副行长李浩说。
截至2015年末,招行资产减值准备余额848.42亿元,期初余额为651.65亿元,加上当期
- 招商银行离岸金融“逆风飞扬(2016-04-21)
- 私人银行(纽约)中心盛大开业招行私行海外布局再下一城(2016-04-21)
- 加大产品创新 文化金融联姻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积极助力文化产业(2016-03-24)
- 招商银行荣获2015年度“最佳离岸金融银行”奖(2016-03-09)
- 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关闭P2P第三方支付接口(2016-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