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举措促业绩暴增 长虹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摘 要:近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一季报纷纷出炉。在行业低迷中,四川长虹(600839.SH)一季度净利润暴增11倍,成为家电行业最大亮点。
近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一季报纷纷出炉。在行业低迷中,四川长虹(600839.SH)一季度净利润暴增11倍,成为家电行业最大亮点。
四川长虹2016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一季度营业收入154.08亿,同比增长12.22%;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148.64%。
“一季报结果在预期之内。今年年初我们对经营业绩进行了预判和科学推演,不止一季度,长虹全年业绩都将保持乐观。”长虹控股总经理李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管理改革、经营改革和资源分配改革的三条经营主线的贯彻落实,长虹正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围绕“三条主线”,实现“三个突破”
国内经济环境没有大的变化,家电行业竞争格局也基本稳定,长虹今年一季度业绩与去年相比可谓“判若两人”。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这主要得益于长虹内部管理改革及产业转型的成果释放。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现代化管理体制是企业立足之本。尤其随着家电行业步入存量竞争期,向管理、向运营要效益已成为行业共识。作为家电行业为数不多的“老牌”国有企业,随着我国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长虹的国企改革也到了“临界点”。“唯破不立”、“唯改革才能让长虹快速回归良性发展轨道”早已在长虹高管团队中形成共识。
面对一季度业绩的“开门红”,李进总结为“三条主线,三个突破”。“三条主线”是指坚持管理改革、经营改革和资源分配改革的三条经营主线,不仅有规划更“拼”执行;“三个突破”是指利润提升、海外市场及智能服务产业的全方位突破,其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利润率、降低经营成本是关键。
在管理改革上,首次明确并实施业务单元管理者的“末位淘汰制”、给产业公司充分放权、推进业务平台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管理改革为长虹经营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经营改革上,以提升效益为主线,优化产品结构,紧抓国际化机会和推动智能化转型落地;在资源分配改革上,则通过理清母子公司利益分配和管理关系、建立资源使用市场化价值体系和盘活存量资产投资新兴业务等三个方面入手,让长虹资产更具增值空间和商业价值。
随着三条经营主线的推进,长虹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一季报预期业绩也变得“水道渠成”。据悉,四川长虹旗下美菱电器(000521)一季度实现营收29.26亿元,同比增长6.32%;主营家用冰箱压缩机的华意压缩(000404)一季度实现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30.14%;而长虹佳华一季度销售收入达4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37%,净利润超过0.5亿港元,同比增长13.06%。此外,长虹新能源、长虹民生、中科美菱等新三板挂牌公司在一季度也表现不俗,同时,以家电回收发展循环经济的长虹格润,以废旧拆解物为基础,向塑料、印制板深加工业务等纵向延伸,一季度整体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其中,改性塑料毛利率同比提升140%。
长虹海外在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同样“亮眼”。其中,电视海外利润同比增长81%,收入同比增长近6%;冰箱海外增长13%;空调海外收入也实现大幅增长。而在压缩机销售上,华意巴萨取得较大进展,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销售收入增长44%,拉美、北美市场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6%、31%。目前,长虹捷克研发中心已经正式挂牌,未来长虹将引入更多产品门类到捷克生产基地制造,供应欧洲市场。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长虹近年来持
- 长虹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48.64% 改革促业绩突破(2016-05-04)
- 家电物联衍生智能服务 长虹步入“物联网+”(2016-04-28)
- 破局物联网+ 长虹大举进军智能服务产业(2016-04-28)
- 智能硬件进入“物联”时代 长虹等制造业加速产业转型(2016-04-25)
- 华为、长虹、三星等企业领衔布局物联网(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