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持续回暖 经济发展“稳定器”更加的稳健

2021-08-16 09:36:27

来源: 人民网

作者:孙博洋

责任编辑:卢卫美

  “上半年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系列报道之七

  消费持续回暖 经济发展“稳定器”更加稳健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4.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稳定器’作用突出。”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上半年,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持续回暖的发展态势,对经济稳定恢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中高端消费持续快速发展,汽车等大宗消费较快增长,文化旅游消费加快恢复,绿色健康智能消费备受青睐成为上半年消费领域发展的四个突出亮点。当前,境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将成为消费领域的重点。

  持续回暖 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大幅提升

  作为最先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上半年,国内商品零售增长20.6%,商品消费明显回升;同时,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提升3.2个百分点,达到52.5%。

  朱小良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增强,预计消费市场总体将会继续朝着回暖向好方向发展。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8.6%,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二季度,随着节假日旅游出行人数增加和外出就餐增多,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9.5%,两年平均增长0.9%,而一季度两年平均下降1%。

  传统消费行业复苏的同时,新型消费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直播电商、反向定制、即时配送等新模式发展势头良好,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星图数据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618”促销期间(6月1日至18日),全网GMV达5784.8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直播带货总额达到645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6.5%。而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业发展情况看,截至今年7月初,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接近2018年全年业务量。

  上半年,消费市场恢复态势进一步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相较于2019年的57.8%和2020年的54.3%,有了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领域“新国潮”热度逐步提升,有关电商平台“618”促销活动期间,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超过70%。而日前某国产运动品牌因为河南捐款登上热搜,在消费者中掀起一场“野性消费”热潮,竟使得厂商卖光库存,厂商直播间无货可卖只能“卖萌”,消费潜力可见一斑。

  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拉动代替出口拉动,创新驱动代替投资驱动,将是发展动能转换的必然趋势。未来,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会越来越大。消费对GDP增长贡献度提升,是发展质量向好的标志,也是内循环开始发力的标志。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让居民放心消费

  消费市场环境好与坏是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上半年,针对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开展多项专项行动,维护消费市场稳定,让居民可以放心消费。

  自2020年年底开始,由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成效显著,截至7月15日,全国范围内共查处相关案件近10.4万起。

  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还开展了针对民生消费领域的“铁拳”行动,截至6月底,办理典型案例800余起。

  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5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7.5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于军表示,用“让监管长出牙齿,让违法者付出代价”的执法效果,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保证消费品质量安全,打通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质量堵点、品质痛点,让人民群众敢于消费、放心消费,有利于促进消费市场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双循环”经济发展支点的重要质量基础。

  进入下半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当前消费市场运行当中也还存在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等一些突出问题。

  王昆认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仍需要改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制度供给、服务供给和市场供给;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培育新增长点;同时,进一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优服务,大力维护消费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新望表示,餐饮、旅游、会展、娱乐等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的影响将不可避免的传导至制造业,同时制造业本身也受到境外疫情反扑的影响,致使产业链供应链局部受阻,最终也会传导至消费端,成为消费增长的不确定因素。

  打出组合拳 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六稳”“六保”政策调控之下,国民经济稳定复苏,逐步向好,居民消费也稳步回暖。

  上半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7.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897元,增长11.6%。

  就业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护住了消费的基本盘,也是居民消费能够快速回暖的重要因素。

  新望认为,消费取决于购买力,要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需要提升全体居民的购买力,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而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内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如何扩内需促销费备受关注。长久以来,住房、医疗、教育成为压抑消费的“三座大山”,而近年来,针对于此的政策频繁出台。

  在住房领域,“房住不炒”政策一以贯之,各地因城施策针对过高上涨过快的房价出台多轮调控举措,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在医疗领域,医疗保险不断完善。日前,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表示2021年会继续提高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而多轮多批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之中“灵魂砍价”频现,实打实的为居民省下了药费,减轻了居民医疗负担。

  在教育领域,上半年,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出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让广大家长省去了“焦虑支出”。而多地出台教育改革措施,打击了“学区房”的炒作,也让教育和住房消费更加回归理性。

  消费领域专家认为,消费所起的作用应该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消费应该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正向助力。

  在增收和减负之外,经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促进消费的政策也不断出台。

  3月,工信部等多部门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车下乡的政策。

  5月由商务部组织开展的“消费促进月”活动中,各地共开展特色活动7300余场,其中省级重点活动3100多场,参与企业20余万家。根据商务部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机构数据监测,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期间,累计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额4.82万亿元,比去年5月增长22.8%。

  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相关通知,明确分批次遴选、建设200家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同样是在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导和带动作用。

  业内认为,从“三孩政策”落地实施,到《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推出,一轮又一轮的消费热潮可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将更加稳健。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