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建行西城支行助力小微企业便捷获得信贷
今年以来,建行济宁西城支行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尽心尽力为企业做好服务,用专属团队、专项计划、专业服务助力疫后重振,为济宁西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减费让利,以企业减负为"第一标准”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今年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资金短缺尤为突出,影响了复工复产。
“自全市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以来,建行西城支行先后对市区内20余家重点企业实行利率大幅降低调整,仅此一项就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3000余万元,这个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建行济宁西城支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李楠说。
今年以来,该行在开展“百名员工进小微金融服务我先行”专项活动中了解到,减免利息是企业最强烈的愿望。为此,该行严格依据贷款利率LPR 定价机制,第一时间研究出台一系列减费让利政策并迅速执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争取支农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一系列措施,多途径、多渠道为县域企业提供更普惠、更实际的金融服务与支持,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复工复产成本压力,让客户轻装上阵、安心经营。
有呼必应,以企业满意为“第一目标”
流水线机声隆隆,运料车来回运行,操作工忙碌不断……位于济宁市南环路运河桥西的山东天振药业有限公司老板陈田文岩动情地说,自从新的兽药生产流水线建成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还顺带可以生产出的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销售良好。“这一切都得益于建行济宁西城支行关键时刻的资金‘输氧"。”,田文岩感激地说。
疫情发生后,作为医药用品生产企业,山东天振药业有限公司“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时正是企业发挥作用助力防疫的大好机遇,“忧"的是因资金短缺无法复工复产。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行西城支行迅速上门对接,积极运用“抗疫复工贷”等专项贷款的相关有利,有加入了科技局名单制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指标,实现全程快速审批、简化,仅用不到一个月就为其新增授信 4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民营企业是市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在受疫情响,企业困难加大情况下,建行济宁西城迅速开通信贷服务“绿色通道",上门对接市区内300余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累计为符合条件的180家企业集中授信目前正在批里整理资料中。此外,主动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征信维护,先后为多家客户办理展期业务。
多方融资,以银企互动为“第一工程”
"感谢建行西城的35 万元‘农担贷’,帮助我的蔬菜大棚产业步入正轨,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进行第三期大棚建设,争取种植规模达到100亩,年经营收入达到120 万元,打造绿色蔬菜品牌。”嘉祥县福存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福在信心满满地说。嘉祥县福存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案例,正是建行西城支行灵活运用多平台助力企业融资的成功实践。
“建行济宁西城支行不仅要发挥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主体作用,更要发挥自身天然的“纽带’和‘支点’作用,通过银企互动等方式,为企业融资搭建多方平台。”建行西城支行对公业务分管行长陶微宁告诉记者,自复工以来,该行积极强化与省农担、省再担公司、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业务合作,成功开通“惠农贷”“农担贷”“退役军人创业贷"等专项信贷产品
5余个。同时,主动对接人社、财政部门,推行“银行直贷"模式,全力支持返乡创业,形成“政府搭台、担保参与、银行支持、企业唱戏"的发展格局。
通过运用多平台、多渠道、多模式、多产品,该行实现企业贷款担保额度增加、担保费用减免、贷款流程简化、审批效率提高等多重效应,让政、银、担、企多方受益。累计济宁市医学院、济宁市妇幼保健院、济宁市人民医院、济宁市运河电厂、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辖内食品、商贸、建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制造业公司等市区30余家企事业单投放贷款,在有力助推全市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带动180人就业。
以良好的金融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建行济宁西城支行始终坚守初心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助力辖内企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