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业持续发力风险减量

2023-09-26 21:10:19

来源: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9.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0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6%。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8%。再保险公司总资产7409亿元,较年初增长10.3%。

  来自国内80多家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就财险业上半年保费收入、各险种发展情况、再保险市场展望等内容展开探讨与交流。

  行业发展稳中有升

  2023年上半年,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保费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财险行业10%以内的增速或成为行业新常态,市场主要增量来自农险、责任险、健康险等非车险领域。分险种来看,过去4年车险经历综合改革,保费规模仅实现小幅增长。同期,非车险则实现了11.6%的复合增长,即便是受疫情影响的3年间,健康险、责任险、农险先后成长为规模超千亿元的险种。此外,全球再保险市场的保费分出需求总体平稳,但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加重灾害损失,实际赔付与潜在风险呈上升趋势,导致再保险的供需呈现“紧平衡”状态。

  中再集团副总裁、中再产险董事长朱晓云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险结构也日趋复杂,全社会对于保险行业发挥风险管理作用的期望越来越高。作为社会风险治理的重要制度和平台的保险行业,要更加主动融入国家灾害治理和社会风险保障体系,把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社会稳定作为推进风险减量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运行质效。

  从各主要财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进入二季度后财险市场保费增速趋缓,车险降速更为明显,非车险增速也有所收窄。与此同时,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持续升高,非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表现则存在起伏波动。特别是今年三季度,国内多地自然灾害损失有所上升,台风、暴雨、洪水等灾害对农险、企财险、农房保险等产品的赔付率和赔付金额都有较大影响,财险公司全年的承保效益将承受一定压力。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社会风险总量持续增加,风险结构日趋复杂,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保险业的核心职能之一,保险在保障生活生产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保险业特别是财险业从传统风险等量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介入社会风险全流程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更有效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今年年初,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引导财险公司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风险减量的服务水平。例如,在应对夏季暴雨洪涝灾害、地震灾害、台风灾害的过程中,主要财险公司均开展了风险预警、预赔付等多项服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王玉祥认为,这些举措对于保险以事后赔付为主的商业逻辑产生了重大调整,未来财险业在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积极主动。

  创新服务防灾减损

  今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巨灾频发的态势。例如,美国的强对流天气,新西兰的飓风和洪水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先后遭遇台风和强降雨,截至8月上旬,保险业估损金额已经超过1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财险行业也是“看天吃饭”的行业。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现增加了风险因素。如果风险因素持续提升,不仅财险公司需要上调损失预期,也需要再保险公司提供更多合约以应对风险。目前,国内外多家再保险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均显示,极端天气加重灾害损失已成为确定性趋势,同时新的风险因素也在逐渐显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财险业并非被动上调费率或增加分保合约,而是一方面进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风险减量服务。例如,在产品创新方面,碳汇保险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代表性险种,有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其中。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于2021年在福建龙岩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福建省内的三明、宁德等富碳地市实现复制落地,累计为福建省提供碳汇风险保障近7000万元。相关保险产品随后进一步推广至广西、广东、云南等10个省份,累计提供碳汇风险保障超过1亿元。与此同时,水质保险、空气质量保险、生物多样性保险、生态保护保险等也在不断出现,为各行业各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可供选择。

  与会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产品创新,无论是财险公司还是再保险公司都需要加快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以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为依托向行业提供综合风险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事前风险查看与防灾减损建议服务,不断探索控降风险的方法路径,以更低的代价降低行业和社会的损失。朱晓云表示,风险减量服务可以将传统不可保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将高风险标的转化为风险可控标的,有助于培育壮大新兴业务市场,推动风险减量与保险增量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促进,从而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助力风险减量

  《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服务紧密结合,不断提升风险减量服务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财险业已经开展的风险减量服务内容已较为丰富。例如,公众最有感知的领域就是灾害风险预警服务,通过精准推送灾害预警信息,个人减少出行出游,企业启动防灾防损的预案来实现风险减量。在车险领域,营运货车往往会通过加装监控设备和车联网系统,降低驾驶员因视觉盲区和疲劳驾驶带来的风险,实现风险减量。

  然而,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无论是行业发展的需求,还是监管部门的要求,财险公司还需要继续创新服务的内容,深耕细分领域,构建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便利性。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助力是拓展风险减量服务领域的重要方式,目前各主要财险公司已经普遍通过集成承保理赔数据、地理数据、天气气象数据等跨行业信息来聚焦风险场景,绘制风险地图,让大数据技术在更多场景下为风险减量服务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以中国人保为例,在应对今年台风“杜苏芮”的过程中,中国人保结合台风路径、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分析气象事件对保险业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失影响。开展气候风险研究分析,提升风险预判能力,有效调动风险减量资源,应对自然灾害事件。人保集团董事长王廷科在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风险减量管理的目标就是大灾不一定有大损、大赔。台风和汛情发生后,市场预期今年公司的赔付率会大幅提高,综合成本率也会上升。实际情况是估损和赔付比预期乐观得多,这就是风险减量管理成果的体现。

  中再产险总经理张仁江表示,中再产险将强化基础研发和能力建设,持续升级台风、洪涝等巨灾模型,推动新能源汽车保险尽调风险大模型应用,深化农险科技平台建设,在共同体服务平台中引入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行业打造更多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

  事实上,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再保险公司,除了在用户能够感知到的领域开展风险减量服务以外,更多的投入是在产品设计、核保理赔、精算定价等业务领域,积极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目前,财险行业呈现出产品线上化个性化、后台管理数字化自动化、全流程服务智能化弹性化等多个特征。

  王玉祥表示,近年来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已经不同程度开展了防灾减损的风险减量服务工作。再保险也是风险减量服务的重要渠道。风险减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科技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保险公司需要把科技和业务的连贯性抓好,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推动。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