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购买保险应当“对症下药” 并非买得越多越好

http://www.e23.cn2012-11-30深圳商报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风险意识的加强,购买保险几乎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为保险起见或求心安,许多有条件的市民甚至会同时购买好几种保险“防身”,也常常会觉得保险买越贵便越好。

  保险越多越好,保险金额越高越好?专家称该观点错误

  购买保险应当“对症下药”

老年人成“众矢之的”,办存款被忽悠买保险。专家称,保险“不买贵的,只买对的!”CFP供图

  老年人成“众矢之的”,办存款被忽悠买保险。专家称,保险“不买贵的,只买对的!”CFP供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风险意识的加强,购买保险几乎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为保险起见或求心安,许多有条件的市民甚至会同时购买好几种保险“防身”,也常常会觉得保险买越贵便越好。

  对此,平安保险经纪人易小姐昨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险越多越好,保险金额越高越好”的观念是错误的,重复保险不但无效且浪费金钱,两头都吃亏,甚至有时还会惹来烦恼。因此,购买保险应当“对症下药”,“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此外,财险与寿险需区别对待,意外险和重疾险为“必备品”。

  重复买保险两头可能吃亏

  “去年我买了新房,为了保险起见,我就向两家不同的保险公司都投了12万保额的家庭财产险,本来以为万一发生意外能获得更多的赔偿,结果几个月前,保险有效期内,我家真的发生了意外,但我只从两家保险公司里拿到了总共不足5万的赔付。”市民刘小姐无奈地向记者表示,“早知道就不买两份保险了,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而另一位市民解小姐也向记者表示,她因平时工作压力大,时常生病,于是,向保险公司投了一份住院险,但后来生病时她发现该保险与自己原有的医保重复了,结果也没有获得额外的赔付,白白浪费了投保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市民中认为“保险买越多越好,保险金额越高越好”的人占了大多数,市民普遍认为,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赔付,便应当多买几份保险“傍身”。一份近日出炉“广东保险服务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同时拥有数份保险的人并不少。

  但易小姐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重复保险不但无效且浪费金钱,两头都吃亏,甚至有时还会惹来烦恼。因为,据《保险法》规定,出现保险事故发生赔案时,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因此,若想同时向两家公司都拿到足额赔付,不但不现实,而且会演变为骗保行为,要负法律责任。

  不过,易小姐同时也表示,虽然财产保险不允许存在重复保险,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都不可以多买大部分人寿保险从保障程度上存在越多越好的情况。“因为大部分寿险不存在重复保险,只要投保人愿意多付保费,就可以买到更多保障。但是,如果是健康保险或意外险,则要看具体的合同规定。”

  买保险要“对症下药”

  在市民的两大传统保险观念中,专家已指出,保险并非买越多越好,但“保险是否金额越高越好”?

  “买保险又不是买菜,怎么会越贵越好?现在没有什么保险是最好的,只有相对适合的。”易小姐回答道。她表示,买保险就像去医院看病,找出病因才是关键。“买保险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风险缺口在哪里,风险有多大。”易小姐介绍,风险缺口即根据个人基本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债务情况、福利保障情况、家庭情况等具体情况而测算出的风险缺口。“只要测算好风险,无论通过哪家保险公司去买都不会有错。”

  易小姐建议,缺乏保险经验的市民,应当首先思考“我为什么要买保险,我买保险是为了解决什么事情?”然后在了解一些基本的投保理念后再去进行产品挑选。“只有了解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才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此外,易小姐还提醒市民,不要一上来就问产品,最忌冲动投保。也不要盲目地迷信某保险品牌或者一味地听信熟人介绍,随便买产品,这样不但“治不好病”,还会带来负担。

  意外和重疾险为“必备品”

  意外保险、国内旅游保险、境外旅游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企业团体意外险、境外留学/工作保险、少儿保险、老人保险……记者一打开各大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便看到数目繁多的保险分类,涵盖生活方方面面。那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讲,什么保险才是非买不可?

易小姐向记者介绍道,保险一般分为保障型和理财型。保障型保险主要针对疾并意外和医疗。理财型保险则往往具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