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光明牛奶质量问题频发 仍然屡屡涨价

http://www.e23.cn2012-12-20济南日报

    摘  要: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自12月18日起,适当上调部分新鲜牛奶、新鲜酸奶的价格,加权后平均上调幅度约为5%。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部分乳品价格涨幅接近10%。

调产品价格,“乳业企业相对处于一个垄断地位,消费者没有话语权,即便涨了价,消费者也没有太好的选择,高价也得买。”

  赵萍还担心,如果乳制品企业只谋求涨价,它将很难维持消费者对它的信心。另外,如果国内乳业一味涨价,也会使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国外品牌的乳制品,从而丧失自己的市场。有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奶粉进口同比增加了将近20%。赵萍预计,全年的增幅可能会接近30%,“进口数量的增加必然会挤占国内品牌的牛奶市场,国内的品牌仅仅进行粗放型的扩张,而不严控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把品牌形象放在第一位,那么未来存在很大的隐忧。”

  其他乳企

  目前暂不跟涨

  光明牛奶此轮调涨价格,会不会在年末引发整个行业“跟涨”?三元、伊利和蒙牛等乳企对此表示,目前暂不调价。蒙牛方面称,近期饲料涨价明显,为缓解奶农压力,蒙牛根据市场情况适当提高原奶收购价格,但产品价格暂不调整。而三元负责人表示,近期三元的鲜奶、酸奶产品价格没有变动,“暂时也没有涨价计划”。据了解,早在今年年初,蒙牛、伊利、三元的部分牛奶均曾上调价格。

  相关链接

  光明牛奶半年6次“质量门”

  从今年6月至今,光明乳业问题频发,半年曝出6次产品质量问题。

  6月15日,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

  6月27日,有市民发微博称,用光明优倍牛奶调出的紫薯呈现出蓝色。据悉,光明优倍奶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碱水,该批次“问题牛奶”流入市场。

  7月初,广州市工商局公布抽检结果称,光明乳业旗下的光明奶油以及50%减脂芝士片两个产品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

  9月8日,光明小口瓶鲜奶口感出现酸败情况,企业在官网致歉。

  9月17日,北京市民购买光明牌“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发现配料中含有卫生部规定禁放的乳矿物盐。光明乳业发布声明表示“没有安全问题”,并在全国下架该款食品。

  10月19日,有消费者购买的1.5L桶装光明纯鲜牛奶出现蓝色的固体颗粒物。光明乳业回应称其为加工时摩擦出的塑料瓶盖颗粒。

  综合《北京晚报》、《每日经济新闻》、《京华时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