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下跌尚未见底 投资购买却已疯狂
摘 要:专家建议,在多空双方激烈博弈下,黄金目前正处于高危期。对于需要置办金银首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黄金无可厚非。但对于国内的实物金投资者来说,抄底时机仍然未到,近期尽量保持观望,以免出现盲目抄底被套情况的出现。若盲目以抄底的心态去投资,将面临较大风险。

4月20日,消费者在南京紫金爱涛黄金珠宝交易中心抢购黄金饰品。泱波 摄
4月12日和15日,国际黄金价格暴跌一度跌到1300多美元/盎司,与2011年9月创下的1920.50美元/盎司的最高纪录相比,跌幅已超过20%。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跌幅。
但是,市场反应却一反常态。黄金暴跌所引起的消费者 “抄底”,让黄金市场显得更加疯狂。这一反“买涨不买跌”,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并非投资好时机,黄金价格还有下跌的趋势。
消费者疯狂“扫金”
黄金大跌,趁着低价位疯狂购金的市民不计其数,国内各大城市的黄金卖场均被围得水泄不通。近日,在记者走访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周大福珠宝店时,虽然店面不大且时间尚早,但店里的顾客已将柜台围满。据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千足金饰金价362元/克 ,足金饰品金价361元/克, 千足金工艺品(金条,金章)351元/克 。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最近一周前来购买珠宝的顾客是往日的数倍,成交量较往日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以前来店里的人也不少,但多是问询,最后真正购买的并不多。而最近随着黄金价格的大跌,黄金首饰的价格每克也平均下降了30元左右,最近几年未曾出现过如此大的降幅,很多市民都是只要看上了就买单。”
而在北京菜百商场和国华商场等大型金店,更是出现了市民排长队抢购黄金的火爆场面,不少市民甚至在商场开门前就早早前来排队等候。因抢购人数过多,黄金商场的不少柜台已售空。热销黄金例如20克、30克的投资金条也出现了脱销、断货状况。
作为北京最大的珠宝专营公司,菜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一周黄金销售情况的确不错,每天的销售额都超过亿元,投资产品同比上升超过一倍。
在浏览一家知名珠宝店的天猫旗舰店时,其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店里定价类黄金饰品之前是9.5折,而随着黄金价格的大跌,现全部9.2折。据客服介绍,珠宝首饰属于工艺品,是经过专业设计和复杂的生产工艺制作而成,所以价格高于市场黄金价。而至于投资类金条,以前不低于400元/克,现在已降至320元/克。在查看成交量时,黄金专区最近几天的成交量跟降价前一两个月的成交量相当。
在香港,居民对于黄金的抢购也十分“狂热”,有媒体称,目前在香港,消费者一次购买十个金手镯并不罕见,“买黄金如买白菜”。
黄金下跌原因何在?为何能引起市场如此大的反应?
下跌原因众说纷纭
此次黄金价格大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轰动。而对于此次黄金大幅下跌的原因,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和热议。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同观点各执一词,爆发了一场“究因”口舌战。
在《财商》发起的一项调查中,有48.57%的投资者表示黄金价格大跌的主因是美国高盛集团和德意志下调黄金2013年均价预期,加之消息称塞浦路斯央行计划出售黄金储备以弥补赤字。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分析称,金融市场的暴跌其实并不少见,黄金价格的暴涨和暴跌其实都是正常现象,因为资产价格会深受预期的影响。
他认为,这次黄金价格的快速下跌主要有两个诱因,一是美国经济开始有实质性的复苏,美元汇率走强,所以对冲基金、持有黄金投资的基金已经开始大规模抛售黄金。第二是一种牛群效应,现在人们对黄金有非常大的误解,很多人相信黄金永远是一个保值、增值的产品,其实黄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投资产品,不会永远保值增值。正是因为大家对黄金盲目的误解,所以造成了黄金的价格一路飙升,现在牛群效应使得大家在抛售黄金。
- 金价“劫”中利:两个跌停炒金圈中有人进账500万(2013-04-20)
- 金银触底反弹已现 基本金属仍显颓势(2013-04-20)
- 索罗斯被疑故意做空黄金 路透社错发其讣告闹乌龙(2013-04-20)
- 乱世黄金:几家欢乐几家愁(2013-04-20)
- 金价大跳水 济南市民忙“采”金(201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