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价格不能说涨就涨 涨价应提前6个月公布
摘 要:正当湖南凤凰古城收取门票一事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之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3日审议的旅游法草案将焦点对准景区门票,强调景区门票价格不能说涨就涨,应严格规范程序。

4月10日,凤凰景区实行148元“大门票”制度,引发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资料图片)
正当湖南凤凰古城收取门票一事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之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3日审议的旅游法草案将焦点对准景区门票,强调景区门票价格不能说涨就涨,应严格规范程序。
旅游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收费和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的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审议中,一些常委会委员提出,现在一些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随意涨价的问题突出,应当加以限制。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参照价格法有关规定,增加控制景区门票等价格上涨的程序,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严格控制门票和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上涨,拟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论证其必要性、合理性;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的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草案明确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
草案还规定,景区违反规定,擅自提高门票或者另行收费项目价格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草案同时提出,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应提前公告
旅游法草案对旅游安全高度重视,专门作了规范。
这些规定中,明确了政府的旅游安全职责;建立了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对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提出了要求;规定了景区流量控制制度。另外,还对旅游经营者的安全保障、安全警示、事故救助处置作了规定。
草案提出,景区不符合开放条件而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符合开放条件,并处以相应罚款。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景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未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未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草案对旅游主管部门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处罚,也作了明确规定。
治理旅游“零负团费”
旅行社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
旅游法草案涉及社会上反映强烈的旅游市场秩序混乱和旅游者维权难等问题,特别是如何治理“零负团费”现象,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旅行社不得指定
具体购物场所
一些常委会委员和地方、部门提出,产生“零负团费”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以不合理的低价诱导、欺骗旅游者,通过强制安排购物和自费项目,从中获取回扣等弥补经营成本,牟取不正当利益,应当予以禁止,并建议对此作出针对性规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相关条款修改为: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导、欺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旅游者要求,双方协商一致,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旅行社应全额
向导游支付服务费用
棍子不能全都落到导游、领队身上。有的常委会委员和一些地方、部门提出,实践中旅行社不向导游、地接社支付服务、接待费用,甚至要
- 五一来临国内多处景区集体涨价 最高涨幅达167%(2013-04-24)
- 多个景区卷入门票涨价潮 游客大呼“玩不起”(2013-04-09)
- 国内景区“三年一涨” 景区门票须减负(2013-04-03)
- 景区门票掀新一轮涨价潮 上市公司业绩增厚明显(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