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黄金抄底切勿慌不择路 “抢金饰”无投资价值

http://www.e23.cn2013-05-09新华网

    摘  要: 随着各地“抢金热”不断发酵,排队购金成为金市一景。然而在金市“价跌量升”之余,金饰品缺乏变现渠道,使投资者难以享受预期中的“抄底”收益。

 

  随着各地“抢金热”不断发酵,排队购金成为金市一景。然而在金市“价跌量升”之余,金饰品缺乏变现渠道,使投资者难以享受预期中的“抄底”收益。

  专家认为,金价虽然下跌,但“抄底”抢金不能慌不择路,除投资金条外,金饰品基本没有投资价值,何况黄金还存较大价格风险,切勿盲目出手。

  “抢金饰”并无投资价值

  “五一”前后,各地纷纷出现“抢金热”,节假日现货销量创下佳绩。记者从上海老凤祥公司获悉,黄金类销量较去年假期增长100%。在南京路老凤祥银楼总店,标价382元/克的首饰柜前人头攒动。销售负责人表示,本轮购金以黄金首饰为主,节后仍可以“火爆”形容。

  然而在“抢金”背后,投资客仍遭遇回购门槛。比如在上海福龙周大福公司,2日黄金首饰牌价为385元/克,高于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收盘价逾90元。而首饰类回购价为270元/克,较售价低115元。这意味着,牌价整体上涨40%后,购买者才可能回本。

  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军认为,个人购买金饰仍存在不易变现的“单通道”瓶颈。一方面,金饰品售价不完全取决于原始金价,还包含资金、设计及运输等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珠宝业回购旧金后需提炼加工,因此,黄金的购入及卖出均会产生费用。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12年我国消费黄金首饰502.75吨,超过消费总量的60%。据介绍,与投资性双向交易产品相比,购买金饰的门槛较低,但需另付差价及工本费。

  老凤祥公司新闻发言人王恩生表示,由于前期抢购,目前各金店的原料存货消耗较大。投资者应注意到,金店需另计设计人工、款式等成本,原料回购买卖并不是其主业。记者走访上海亚一金店、老庙市南银楼等发现,一些企业仍未开展饰品回购,或只能凭票回购自家产品。

  盲目“抄底” 风险不小

  5月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主力合约报收于290.9元,较前一日结算价下跌2.21%。但在现货市场上,五一“小黄金周”俨然成为“抢黄金周”。然而,个人“抄底”金市仍需防范风险,谨慎选择投资渠道。

  许文军认为,国内珠宝业的进货途径均是期货或现货交易所。除交易手续费外,进货环节的增值税目前适用于“即征即退”。但对加工中产生的溢价,珠宝业需缴纳增值税。由于这部分开支包含在售价中,金店如果随原料调价,或者按照售价回购,对企业来说都“不划算”。

  2012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403.047吨,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有专家表示,尽管金价短期暴跌的空间相对有限,但仍有一定波动空间。作为投资领域的风向标,5月2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再将持仓量减少6.02吨,维持近三年来的低位水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姜国华认为,从世界范围看,2001年以来,黄金首饰、工业等使用需求绝对量下降,投资需求上升是拉动金价的主力。截至目前,尚无权威数据支持黄金近期大量流入我国的传言。现货回购价差放大,可能说明销售机构已谨慎看待供需走势。

  随着抢购潮升级,一些“境外炒黄金网站”蠢蠢欲动,同样值得个人投资者警惕。一位自称“香港标准金融公司”代表对记者表示,目前仍在内地提供“伦敦黄金现货”交易。近日山西、广东、重庆警方先后破获炒金案件,其中不乏假借理财之名、变相挪用投资资金的陷阱。

  理财切勿慌不择路

通胀预期下,居民普遍有一定的投资预期。“抢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