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家中小板公司业绩“双增长”
摘 要:近期,中小板强势上涨,盘中创出近一年来的新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一季报披露显示,在中小板701家上市公司中,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410家,占比达58.49%,稍微高于全部A股(58.37%)整体水平(剔除金融服务类公司)。
近期,中小板强势上涨,盘中创出近一年来的新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一季报披露显示,在中小板701家上市公司中,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410家,占比达58.49%,稍微高于全部A股(58.37%)整体水平(剔除金融服务类公司)。值得关注的是,截至5月19日,已有699家中小板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业绩预告,逾七成公司中报业绩预喜。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小板股票2010年受诸多因素影响率先下跌,跌幅较大,其泡沫已大大缩小。在此轮市场反弹企稳的过程中,这些弹性较大的中小盘股自然就成了反弹急先锋。在国内经济弱势复苏的背景下,具有成长性的企业被场内资金赋予了稀缺性溢价,较小的流通盘使得股价上涨时对资金的消耗速度较慢,这共同造就了中小板历时5个月不断强势上涨的主因。尽管从一季报披露数据来看,作为高成长性代表之一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并未明显超过A股整体水平(剔除金融服务类公司),但今年中报业绩预告来看,逾七成中小板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业绩预喜,显示出中小板公司业绩出现转暖的迹象明显,这为中小板市场表现不断走强提供了一定支撑。
统计显示,中小板一季度实现业绩比增长的公司有410家,实现业绩同比翻番的公司达到71家。其中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倍的公司有7家,分别为:世荣兆业(9736.60%)、金飞达(1545.13%)、成飞集成(1384.26%)、万力达(1024.32%)、三钢闽光(648.15%)、同方国芯(537.03%)和云南旅游(514.37%)。
据2012年报披露显示,去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仅为344家,占比为49.07%,而2012年业绩增长幅度超200%的公司有14家,它们分别为:华星化工(2799.79%)、欧菲光(1450.41%)、江山化工(839.16%)、同洲电子(761.18%)、云海金属(424.53%)、海鸥卫浴(312.76%)、北纬通信(293.11%)、延华智能(286.91%)、二六三(272.75%)、黔源电力(262.32%)、新海股份(246.51%)、康得新(223.49%)、天原集团(214.98%)、丽鹏股份(208.95%)。
此外,有258家中小板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实现业绩“双增”,其中10家公司更是实现了大跨步的迈进,在今年一季度与去年业绩双双实现超过50%的大幅同比增长,而这35家公司的公司股价自去年12月4日以来平均涨幅也达到76.29%,大幅超越同期中小板指。其中,省广股份(196.58%)、欧菲光(189.40%)、安洁科技(146.16%)、二六三(142.12%)、同洲电子(133.29%)、大华股份(104.33%)和三力士(104.30%)等7家公司股价涨幅居前。
值得关注的是,中报业绩方面,在已公布中报业绩预告的699家公司中,有492家公司实现业绩预喜,占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70.19%。其中,有54家公司预计今年中期业绩同比增长翻番,而比亚迪(2973.14%)、世荣兆业(2250.00%)、彩虹精化(1916.00%)、南国置业(956.65%)、滨江集团(800.00%)、金飞达(550.00%)预计中报业绩大幅增长。
日信证券认为,A股市场当前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是大盘指数权重板块的低迷,另一方面是中小市值成长股的极度活跃,两者走势形成明显的背离。这种背离背后的基本因素是一方面经济复苏力度较弱,很难推动整个市场上涨;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较宽松,在债市整顿、银行理财产品清理、大宗商品疲软的情况下,资金推动形成局部牛市。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有限的中小盘股供给或为资金抱团中小市值股票提供了温床,成长股和“伪成长股”共同亢奋,推动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屡创新高。具体投资策略上,日信证券建议长线投资者仍需耐心等待好的买
- 本周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达227亿(2013-05-20)
- 巴菲特效应 火了概念股(2013-05-20)
- 盘中:券商股发力 午后沪指温和反弹涨0.13%(2013-05-15)
- 快讯:延续早盘强势 创业板大涨2.48%重回千点(2013-05-15)
- 午盘:题材股活跃 沪指冲击30日线未果跌0.11%(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