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风雨三年 创业板指数重上千点再起程

http://www.e23.cn2013-06-03证券时报

    摘  要:到2013年5月31日,创业板指数运行将满三年。三年间的浮浮沉沉,折射的是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变化,以及对经济转型认识的变迁。和美股纳斯达克指数40多年的历程相比,A股创业板还是个小孩,后面的路还很长。

。那么,对具体的创业板公司高成长性而言,就需要仔细分辨。

  首先是产业资本的减持。进入5月以来,伴随创业板个股纷纷大涨,产业资本减持明显加速。据统计,5月6日至10日,A股减持金额达54亿元,减持规模创下2010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被减持21亿元、20亿元和13亿元。从减持标的来看,大多是今年年初以来股价涨幅较可观的个股。产业资本对企业的成长性最为敏感,对其估值的认识毫无疑问是最为深刻的。因此,产业资本的大幅减持在多数情况下要引起高度警惕。

  其次,即使是一些在过去几年业绩高增长的创业板企业,未来规模上升后的成长性仍然会面临缺乏稳定性的挑战。例如,投资者过多追求那些技术或商业模式领先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往往业绩增速明显下降,这往往直接导致估值水平的下调。因此,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增长稳定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恰恰最需要时间的检验。

  另外,多数创业板公司处于新兴行业,一些公司往往在细分行业中占据明显优势,并借此实现利润高增长。然而,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在新兴行业中,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变化是相当快速的,每一轮重大调整都可能带来市场排名的较大变化。因此,在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成长性就显得更加困难。物以稀为贵,这也是市场能够对这些公司给予相对较高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从更长时间来看,创业板公司的代际传承很可能是最大的挑战。从国外情况看,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的架构是一个复杂的平衡过程。20世纪初期,在各种金融创新和资本的支持下,美国企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原有的单一股份被分散到家族成员、机构投资者或公众股东手中,正是在这种股权力量的制衡博弈中,职业经理人体系得以发展壮大,从而使代际传承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作为创业板公司,一方面面临着国内所有家族企业面临的普遍性代际传承难题,另一方面,规模太小,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吸引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的减持情况显得尤其重要,毕竟,在如此高估值情况下,成长为一家蓝筹公司所需要付出的心血与代价往往很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