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IPO重启众生相:中小券商挖墙角 会计事务所忙圈地

http://www.e23.cn2013-06-05北京商报

    摘  要:IPO自查和证监会复核结束后,新一届的发审委也随之成立,IPO发审和发行何时开闸,如今已只剩下时间问题。IPO的重启,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或许仅仅只是多了一条打新的投资渠道,更多的是充满对未来市场抽血的担忧,然而对于这条利益链上的很多中介机构来说,他们早就对IPO的重启望眼欲穿,一场全新的资本盛宴的入场券角逐早已提前开演……

计合伙人孙进表示:“实际上并未有哪家官方机构宣布中止IPO募资活动,目前更准确地说是处于发行暂停的状态。对市场上存在的传言,我们的态度是既不兴奋也不沮丧。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审计业务一直在持续。包括有些提交材料的企业,延时发行使我们为其做追加审计的服务。”

  另外,对于审计费用,iFinD统计显示,在IPO暂停前,2012年实现招股的上市公司共有144家,其中122家企业披露了IPO过程中的审计验资费用。北京商报记者计算得出,上述122家上市公司在IPO过程用在审计费用上的金额为3.17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在审计上花销260万元。这一数字明显高于平均律师服务费的165万元。

  实际上,国内一家小型会计所的从业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IPO项目对于他们几乎不赚钱,仅是为了先“跑马圈地”、维系好客户等待日后对其进行年报审计服务。

  “大的IPO项目审计一般不会找小会计所去做,我们更多的服务对象还是针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由于收费不高,再加上IPO审计项目本身时间长、成本高,因此IPO项目对我们所而言几乎收入与成本摊平了。”该人士说,“为的就是占下坑、维系好客户,等企业日后上市进行年报审计的服务。形成长期客户关系,这样的收入更稳定一些。”

  iFinD数据也显示,在去年沪市主板上市的17家企业中,审计验资费用大于260万元的有11家,低于260万元的仅为6家,明显服务于沪市企业的审计验资费用更高一些。另外,在6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中,审计服务费大于平均值的有25家,而低于均值的为35家,明显给平均费用的收取拉了后腿。其中,创业板上市企业飞利信的审计验资费用仅为43万元。因此,在国内从事IPO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眼中,IPO开闸更多的是为了跑马圈地、划好地盘,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

  投资者:陷打新与担忧两难境地

  从历史的数据来看,似乎IPO的开闸将对市场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而IPO暂停则对市场偏利好。但是面对这一次IPO开闸的消息,认为因监管层的稽查等因素IPO开闸对市场影响将越来越小的观点似乎占了主流。

  国泰君安策略研究员时伟翔表示,IPO开闸的影响已被市场部分消化,预计IPO重启后发行速度维持在20-30家/月,全年融资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IPO规模/总市值不足0.4%,对A股的冲击呈持续下降趋势。

  即便如此,也有机构人士认为IPO的开闸将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正是投资者心理上的压力。博时上证ETF基金经理方维玲对北京商报记者称,目前800多家IPO在审企业形成了IPO的堰塞湖,这也是郭树清主席在任时暂未完成的一个任务,若无法妥善疏导,对A股市场意味着压力重重。

  随着IPO的重启,将会造成市场结构的转换,而目前监管层稽查的做法势必会对创业板等板块未来的走势形成压力。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就表示,IPO重启对A股最大的冲击并非指数,而是结构,冲击最大的正是创业板。陈李解释,“过去3年股票供给55%左右来自再融资、增发,而IPO仅占40%,因此,如果IPO重启后批量发行估值10-15倍的小盘股,会对目前4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估值冲击更大”。

  但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富国基金专门推出权益资产专注于打新的新型二级债基富国信用增强债基。据了解,其打新资金将不低于15%。对此,上海一位基金经理透露,由于一级债基打新之路被堵,目前市场上明确主投打新的债基成为罕有品种,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打新收益相对二级市场的收益率而言,对机构来说很有吸引力。

对于打新,富国信用增强债基金经理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