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A股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摘 要:从人口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环境、资源约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将面临长期下降态势。只有大刀阔斧地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才能通过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改善供给层面的增长潜力,同时通过宏观政策调控效率的提高改善需求结构。
个华北平原。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约束的压力,亟需建立经济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从人口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环境、资源约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将面临长期下降态势。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才能通过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改善供给层面的增长潜力,同时通过宏观政策调控效率的提高改善需求结构。
二、日本、韩国经济转型期股市的表现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中后期的韩国都经历了经济结构转型。不同国家由于在转型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同和自身禀赋的差异,其潜在经济增速的下降程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也不尽相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些不同最终都会通过股市变化体现出来。
1、日本经济转型期的股市表现
尽管经济转型对同期日本股市的冲击巨大,但是对比转型前后,主要股票价格指数在转型后期一路上扬,迎来了长达16年的超级大牛市。转型前期宏观经济的剧烈动荡直接投射到股市上,对日本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1970年日经225指数下挫了15.4%,之后持续震荡到1974年10月才触底反弹;转型后期日本迎来了大牛市,从1974年10月到1989年底的长达16年的时间里,除去1981-1982年的短暂调整以及期间的零星反复外,日经指数从3350多点上涨到38900点,涨幅超过10倍。
转型前后日本股市行业轮动轨迹比较明显。1975年以前,能够跑赢大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周期行业。1975-1985年行业轮动主要沿两条线展开:一是出口,包括半导体、计算机、信息通信在内的TMT行业表现出色;二是消费,包括休闲娱乐、生物医药在内的新兴消费行业表现出色;1985年以后,股市泡沫开始形成,重回传统周期主线,房地产、建筑、机械、钢铁等传统周期股跑赢大盘。
2、韩国经济转型期的股市表现
经济转型初期韩国股市受到较大冲击,股指大幅下跌。在1989至1992年下半年,即经济转型前期,指数大幅下滑50%。其原因在于经济下滑一方面导致上市公司盈利下降,另一方面打压市场预期,带来估值下降;在转型中前期股市开始反弹。自1993年开始韩国经济阶段性反弹,股指在两年时间内不仅收复前期跌幅,而且创下新高,期间涨幅达到109%。除经济复苏带来的业绩和估值上升外,资本市场国际化带来的外资流入也是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在转型后期股市步入震荡格局。1995年初经济回落,1997年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到1998年6月底股市大幅回落72%;1998年至2000年经济恢复,股市又大幅上涨245%;转型之后自2003年开始经济步入平稳发展阶段,经济增速较80年代显著下降。但从2003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韩国股市迎来了长达5年的牛市,涨幅达285%;在2008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后,韩国股市也仅用时两年即收复“失地”,并且再次创下新高。
经济转型期间,韩国股市共有三个行业有着超越大市的表现,分别为电气与电子、食品饮料和基本金属,相对收益率分别达到208%、90%和35%。电气与电子、基本金属行业指数的相对收益源自于行业基本面的快速增长,而食品饮料行业在转型期间产业占比逐步缩小,良好的相对收益只能理解为盈利能力的显著改善。医药和纺织服装行业指数在转型期间也有着较好表现,只是在90年代最后两年行业相对综合指数跌幅较大。
三、我国经济转型期股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转型期,传统的周期产业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粗放式的投资、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将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符合未来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战略行业和消费行业将迎来更
- 各大经济体喜忧参半 全球央行政策面临考验(2013-06-04)
- “毕婚族”经济基础较差 想理财如何早作安排?(2013-06-03)
- 经合组织判断发达经济体将从今年中期开始复苏(2013-05-30)
- 大摩首席经济学家预测: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有望提速(2013-05-30)
- 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机遇和挑战(2013-05-30)